>
母鸽在哺雏,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玉色淡绿,质地纯润,良材遇巧工,创造出一件精美的玉雕。实物只有拇指肚大小,如不说明,读者可能想不到如此微小。它现藏南京博物馆,徐州东汉墓出土,年代约为公元一世纪。(见上图)
造化生万物,真是神奇到不可思议。母鸽产卵,开始趴窝孵化,公鸽亦参与分劳。十八天后,卵破雏出。公母分别哺喂幼崽,北京通称曰“喷”。(公鸽也有孵与喷不如母鸽尽职的,和社会上有不甚负责的丈夫一样。)最初喷喂雏鸽的食物不是粮食,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流质,通称曰“浆”。原来鸽子在产卵之后就开始在食道系统制造分泌一种适宜初生雏鸽吸收的浆汁,而且随着雏鸽的成长,浆汁也逐渐变化。等到雏鸽长出羽毛可以消化粮食时,所喷的就不是浆汁,而是经过初步消化的粮食了(这时养鸽者也应用小米等容易消化的粮食作饲料)。造化赋予鸽子可以生产适宜幼崽由小到大食物的器官,这难道还不够神奇吗?
鸽子喷食时为了迫使浆汁从嗉子中涌出,须拍动翅膀。幼崽也要做相似的动作,以便吸食。玉雕鸽刻画得栩栩如生,就是因为雕者通过实地观察,着重再现了子母鸽的动作。要观察到上述动作,只有把鸽子养在鸽舍内隔成方格空间的窝中。如果像某些农村那样,把鸽巢吊在屋檐下,想观察其动作只有爬梯子了。据上所云,可以说明哺雏鸽的雕琢是取材于养在院中筑有鸽舍及鸽窝的观赏鸽,而且至迟在两千年前观赏鸽已成为养者的
宠物并有较好的鸽舍设备了。
唐宰相张九龄用鸽寄信
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一则讲到张九龄养鸽寄书:
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
我对上面引文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王仁裕距张九龄年代不久,记养鸽传书一事自属可信。
二、鸽子天性恋巢,故将它带往它处放飞,会立刻返回家中。(在没有电话的年代,钱庄、粮站都带鸽子上市,知道行情后,系鸽放飞,它总比人先回到家。)可是养者不能够指令鸽子要它飞往某地。上述常识连儿童都知道,王仁裕焉能不知?只是他写的文字没有说清楚,“……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好像要它去谁家它就会去谁家,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据我推测,如张九龄想把信送给某一个人,只有把某人家的鸽子拿几只来笼养,待需要通信时系信放飞。倘若张九龄还要收到回信,那只有把自己养的鸽子送几只养在其人之处,回信时由他放飞,否则是无法互相通信的。
三、张九龄用鸽寄信,可能有人认为用的是现在的信鸽,可以肯定不是。因为我国自古就从观赏鸽中选其善飞者用来寄信。一千二百年前欧洲各国可能还没培育出信鸽。外国信鸽传入中国,是上世纪才有的事。
四、张九龄是唐代的名宰相,文学冠一时,曾反对奸臣李林甫为相,并进言安禄山不可不诛,否则后必为患。玄宗迁蜀,深悔未从其言。他以鸽寄书,传为佳话,难道不能为中华鸽文化加一笔重彩?
延续中华鸽文化抢救传统观赏鸽
四、五代花蕊夫人的养鸽诗
王世襄
花蕊夫人,五代后蜀国君孟昶的夫人。她有才学,曾效唐诗人王建写宫词百首,中有一首讲喂养新生的雏鸽。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孟昶降宋,此诗当作于后蜀宫中,在亡国之前。诗曰:
安排竹栅与笆篱,
养得新生鹁鸽儿。
宣受内家专喂饲,
花毛闲看总皆知。
四句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关五代鸽文化的材料。
1.五代时,已用竹材编篱笆做栅子,几乎和北京上世纪初期的鸽舍相似,栅子改用铁丝网是后来才有的。“安排”两字有特意为新生雏鸽建鸽舍的意思。
2.后蜀宫中养鸽,而且花蕊夫人特别喜爱,她指派内宫专人(宣受内家)精心照管雏鸽的成长。
3.五代时四川已有不同花色品种的观赏鸽。花蕊夫人很内行,雏鸽初长毛锥,刚刚冒出翎管,什么花色,什么品种,她一眼已经看出来了。
此诗可视为唐末宋初观赏鸽文化的一项历史记录。
延续中华鸽文化抢救传统观赏鸽
五黑玉翅
黑玉翅是传统观赏鸽又一重要品种。玉者,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