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迈向赛鸽强国的必由之路
——根本出路在于育成众多千公里快速鸽品系
一、我国赛鸽运动的现状
当前,国内中短程赛事火爆异常。自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后,我国赛鸽竞翔由干受到国外赛鸽界的影响,从追求远——超远程竞赛转而重点回缩在五百公里的竞翔上。引进、接受了国外竞翔界普遍存在的中短程快速品种和竞翔制度。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至今,洋鸽广告铺天盖地。不仅占据鸽刊、信鸽网站的重要版面,势头也呈有增无减之势。由于大量引进欧美,特别是欧洲中短程赛鸽,致传统远程、超远程鸽在这一赛距上过招败下阵来。我们虽保留超远程赛事,但势头已不强劲,千公里赛也日显冷清。原因是奖金不高。由于奖金的剌激等因素的作用,于是一股短距离赛的热潮迅速升起,已将重点赛事放在五百公里左右的比赛上。一年一度的国家赛已基本上成了千公里以下的中短程赛。从1984年
中国信鸽协会成立以来,从未举办过一次千公里国家赛。而各地的大奖赛,首先是公棚引导的汽车大奖赛,更是将五百公里赛事推到了极至。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至今,我国热火朝天的五百公里比赛,包括公棚预、决赛,绝大多数参赛鸽也是引进欧美、特别是西欧的中短程赛鸽。实是国人与国人、与欧美参赛者在拚杀。更重要的是,因急功近利为打比赛争夺奖金、而重引种,不重视育种。不在培育品系上下功夫。故改革开放这么长的时间以来,我们也未育出属于自已命名、举世公认的快速鸽品系。一语概之:我国中短程虽赛事频繁、火爆,而且基本上各层次参与,但却没有形成属于自已育成品系的现实。王伟克先生早就大声疾呼:“最核心的环节,是要尽快培育出真正属于我们民族自已的赛鸽品系,为世人公认。” 如果“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爬行,让人家瞧不起,终究在国际鸽坛上没有真正的地位,这是最大的悲哀。” (《探索中国赛鸽事业的国际地位——第三次“浪潮”中的反思》;见中信网王伟克专栏)郑云涛先生在与国外友人交谈时,早就说过:“目前中国鸽友对三五百公里是一哄而上,是初级阶段,最终会把育种、竞翔定格在700——1000公里”。(《与贺伯特唠嗑》;同上网)这是郑先生对我国赛鸽竞翔、育种趋势的预见。笔者相信,这一预见,终将会成为现实。
二、 我国赛鸽与欧、美赛鸽的差距何在?
必须看到,我国现阶段赛鸽与欧美赛鸽存在巨大差距。其重大差距在于:我国没有育成举世公认的中、长程快速品系鸽。这个差距首先表现在翔速上的差距,以及相关种群上的差异。以比利时为首的欧洲,是现代赛鸽的发源地;美国本土,一百多年前就有古老的远程快速的翠腾系。加之美国又引进欧洲如西翁等优良信鸽,形成了欧美西方赛鸽强国。育成了众多举世公认的中长程快速品系。欧洲在育成现代赛鸽的基础上,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举办了世界闻名的、一年一度举行的千公里级巴塞罗那国际大赛。第一届参赛鸽就达2556羽,冠军分速906米。并形成了国际瞩目的经典赛事。而美国早在巴赛举办前就成功举办了远程赛。如1916年, 一羽名叫“凯萨琳” 的翠腾毋鸽,从1120公里的比赛中当日归巢,领先笫二名两天。震惊世界。(见1997年第4期《中华信鸽》翠腾系彩色广告介绍)为显示其赛鸽实力,美国利用其疆域辽阔、有良好赛线资源的优势,除二战前举办超远程赛外,二战后也举办超远程赛。其中还两次举办了横贯本土、赛距分别为3991公里和4072公里、世界上赛距最远的超远程赛。(各归一羽)从现有资料上看,“现在超远程飞速最快的是美国横跨三洲2000公里超远程赛,上午5点开笼,有2羽赛鸽创下了当天归巢的记录,分速为2500公尺”。(扬志勇:《对利用海外信鸽之我见》;刊于1991羊26期《中华信鸽》)欧、美分别均在千公里比赛、超远程上各自显示出赛鸽强国的实力。而我国赛鸽绝大多数是杂交鸽而不是品系鸽。 已故的蔡明先生在《积极慎重 命名品系》一文中说, “当前,国际鸽界种系林立,各有千秋。比利时新老品系有100多种,在荷兰、英国、美国、日本等,都有一批鸽界公认的品系。我国信鸽有悠久的历史,有较高的水平,但得到公认的品系却寥寥无几。” 不客气地讲,就是:我国尚无国际公认的品系鸽。我国鸽界前辈顾尔锴老先生在《理顺思路 培养品系》一文中指出:“60多年来我国仅培养出2个品系,李梅龄系和黄钟系,在这以后再也没有出现我国自己的品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刊于1996年第6期《中华信鸽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