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公里快速鸽必须举办千公里赛、国家赛
一个品系的育成,需要相应不中断的赛事支撑。因此,如果不举办千公里赛事,特别是以千公里国家赛予以诱导,也难于育成众多的千公里快速归巢鸽的品系。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我国幅员辽阔,会员众多,赛线资源丰富,加之雄厚的超远程国鸽储备”“有优越的条件,为千公里赛事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仅仅举办中短程国家赛,没有理由不举办千公里赛,更没有理由不举办千公里国家赛。笔者曾经撰文说过, 为使我国信鸽飞向世界,在国际鸽坛有自已的品牌和地位,我国重点赛事和育种重点应定位在千公里,以培育出众多千公里快速品系鸽,或者说千公里当日归品系鸽。而如果我国将重点赛事定位在千公里竞翔上,并予重奖,笔者相信,这必将促进我国的竞翔水平。如果我国不能举办千公里国家赛,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一赛鸽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也是令人遗憾的。《中华信鸽》杂志社评论员八年前就指出: “我们要跻身世界信鸽强国鸽之林,也要抓好千公里赛项。因为这是世界信鸽列强的热门赛项,最有可比性,最能体现一国实力的赛项。欧洲5大长程赛,日、美鸽友为之奋斗的赛项,都是在千公里赛程上。我们必须在千公里赛项上确立自己的优势。”“抓好千公里中间这一节,就能充分发挥中外两系鸽子的优势。不仅可以作育更多千公里当日鸽,而且可以提高我国超远程鸽的速度,提高中短程鸽在多关赛中的稳定性,从而逐步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优鸽系。” (《中华信鸽》本刊评论员:《世纪之交的飞跃——98年187羽千公里当日鸽述评》;见1999年第一期《中华信鸽》)
巴塞罗那大赛是翌日夺冠赛。已成为国际经典赛事和品牌。我们现在举办的国家赛,能引起国际鸽坛重视和瞩目吗?不能让国际鸽坛瞩目、关注的国家赛办起来意义、作用何在?作为一个拥有35万多会员的世界第一赛鸽大国,地域辽阔、赛线资源丰富,又有赛绩证明的多条黄金赛线。也有千公里当日归辉煌赛绩的历史纪录、更有数不清的千公里次日归、以及其后声势更大、更多的千公里归巢鸽、庞大的超远程种群。有此得天独厚、比欧洲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优势,不举办千公里国家赛。而将重点赛事放在区区五百公里、以及中程赛上,难免让世界鸽坛看轻。笔者强调举办一年一度的千公里国家赛还在于:使之与一年一度举行的国际巴塞罗那大赛,在东、西方互相呼应,让国际鸽坛评头论脚。吸引世界鸽坛注目此两大赛事。而如果国家赛主要限于中短程赛事(包括900公里;中鸽协定为“长距离”),不举办千公里级国家赛,实无资格与赛鸽强国相提并论。自1984年中国信鸽协会成立以来,二十多年来没有举办过一次千公里国家赛,正常吗?与西方比利时、荷兰等几个小国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巴塞罗那跨国比赛却号称“国际大赛”相比,作为世界第一竞翔大国,在国际鸽坛又有何地位可言?如不举办千公里国家赛,也不可能创出与巴塞罗那大赛平起平坐的中华信鸽品牌! 而要达这一战略目标,不重点抓千公里赛,不举办千公里国家赛,其余一切均属空谈。
党中央在十六大就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弹丸之地的赛鸽强国荷兰,规定十个赛区进行比赛。每个赛区冠军都授以国家冠军称号,一次比赛就有十个国家冠军。我们从中可以仿效借鉴。可以在信鸽竞翔先进发达地区作试点,举办千公里国家赛。结合我国赛鸽运动,笔者认为:为成功举办千公里国家赛,必须从我国地理条件框定的国情出发,先在信鸽竞翔先进发达地区、平原地带进行。为此,建议:请示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可先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带、东北平原作试点,举办国家赛。还可仿效荷兰的作法,将上述试点地区划为各赛区(不超过三个),进行千公里赛。同时授予该赛区冠军,为国家冠军称号。为扩大参赛羽数和规模和范围,可将800、900公里也纳入这一赛事。(也考虑了我国规定的“长距离”比赛)此后,再据情决定按竞翔条件举办全国性的千公里赛。鉴于举办全国性千公里赛,不可能都统一赛向,应允许“不适翔地区”(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山区,及川、赣、闽等多山地区、竞翔条件差的地区有自己的习惯性赛线,并另行规定合理有效期。以上述设想提到的试点地区为重点,举办千公里国家赛,应每年举办。并鼓励其他地方自行举办。从而向一年一度的千公里国家赛迈进,致最终形成与西方巴塞罗那大赛相呼应、平起平坐的东方式巴赛品牌,即中华千公里国家赛品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