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的冠军王。开个小玩笑,若是它和黑胡麻“斯塔莲”(Stalen)头上长了逆毛的女儿交配的话,可能会生出灰灰脏脏的子代呢!黑上加黑不就是一片浑沌的样子吗?起初我对这种现象也感到颇为不解,因为自始至终,直到蛋被生出来为止都只有一雄一雌单独关在巢房里,子代出现双亲所没有的灰色羽毛,很明显地是来自它祖先的影响,远祖的羽色再度苏醒了,在相同的亲代组合之下,黑胡麻色和灰色的子代都陆续出现。
荷兰爱鸽人士的实力与气质
“狄尔巴”系在荷兰爱鸽人士杨阿腾手中发展并传至世界各地,最近几年荷兰鸽的人气和它们在国际级竞赛中的表现一样扶摇直上,曾在比利时国境附近的城市举行的范德.维尔德(Van De Welde)鸽舍拍卖会的时候,新闻报道中曾出现了有比利时人以高价得标的消息。
现在欧洲身价最高的是在巴塞罗纳国际赛中获胜的鸽子,这几年在巴塞罗纳国际赛中获胜的鸽子都以1000万日元以上的价格进行交易,社会上出现了一股“与其在比利时国内称王,不如在巴塞罗纳国际赛中得名,一获千金来得佳”的风潮。在巴塞罗纳国际赛中屡创佳绩的“范德.维根”鸽舍和其血统鸽是拍卖会场上人气最旺的标的物吧!连一向自尊心颇高的比利时人都不得不认同它们的实力。
要我为荷兰爱鸽人士的形象下一个定义的话,我会以为:他们就像是研磨钻石的工匠一样,只求精不求多,他们投入无限的关爱和情感给为数不多的鸽子,但是每一只被他们所饲养的鸽子都是得意的杰作,就他们的喜好来说,把赛鸽视为纯粹的运动,在大场合上争取胜利的动机比什么都强,圣维仙每年都有5万只赛鸽出赛的盛大场面即为一例。荷兰爱鸽人士想在大型竞赛中称霸的野心如烈火般熊熊燃烧,这是不难理解的事。
这个背景可以追溯到400年前(17世纪)的海外殖民时代,也许当时荷兰人席卷了全世界的冒险精神,今日转化为在国际间称霸所需的强大动力也说不定,这种强悍的民族性明显地超越比利时人。
“狄尔巴”系的继承
荷兰的“狄尔巴”系以“杨阿腾”系的分派发展而形成现今世界名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最初起源的“狄尔巴”系拥有很强的长距离适应性之故,而且饲养它们的荷兰人对于长距离赛的嗜好也很强这两点可以做充分的说明。“狄尔巴”系在恶劣的天候(也就是困难度高的竞赛)中可以发挥实力,与其说它们适合竞速,不如说它们是凭耐力和持久性而屡次获奖的类型。此外,它们具有与其他系统良好的融合性,也是让它们在世界各地成立受欢迎的系统的主要原因。“摩利斯.狄尔巴”鸽舍的黄金时代是1930年~1960年之间,它们的真功夫是在长距离竞赛中表现的耐力和持久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成绩:有1971年的拉索特年(La S outerraine)全国幼鸽竞赛冠军(拉索特年号B71? 4579782BC雌鸽,打败其余6279只幼鸽夺得冠军)。
摩利斯.狄尔巴生前的绅士风范,也是让他的血统向世界各地传播的一大助力,每当自荷兰、德国、美国等地的爱鸽人士慕名前来拜访并要求买卖的时候,他会亲自以对方国家的母语为其制作血统书。度过黄金时代的摩利斯.狄尔巴一直到晚年都热衷于赛鸽活动,但却不像以往那么重视成败输赢了。摩利斯.狄尔巴先生死后,由他的儿子摩利斯二世来继承(通称为米奇(Micky),1931年生),虽然不似先人摩利斯.狄尔巴先生这样交游广泛,他仍然将父亲遗留下来的名血保守至今,近年来虽然没有造就很多引人注目的冠军鸽,但是我认为许多往日的精华仍然保留下来。第三代传人间接地活用被凝聚的名血精华,我认为导入“杨阿腾”系的血统也等于是在继承“狄尔巴”系的血统。
注1:“贝阿托利克斯”H59-836578b雌鸽,柏姆眉鲁训练,于1965年巴塞罗纳国际赛1200公里竞赛时从4036只鸽子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将努”(Zyannu)N162-269192BC雌鸽,韦斯特,豪斯训练,1965年圣维仙(St.Vincent)全国赛中打败另外8731只对手而得到冠军。 (“将努”为“巴连多利菲土”(Bakker Barendreqt)系,附带说明,该鸽舍以其间接导入的“狄尔巴”系和“巴连多利菲土”系为源系)。
注2:凡李文(W.Vanleeuwen)培育,NL85-8559363 BCW雄鸽,1988年巴塞罗纳国际赛冠军,自21776只参赛鸽之中脱颖而出。
布利克斯博士的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比利时鸽界,正值赛鸽的成熟期,爱鸽人士众多如风起云涌,同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