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能量的來源
賽鴿能量的來源主要有三部份,就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這些能量的來源幾乎來自飼料中所轉換而成。我們粗略來分,稻穀、麥類、玉米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細料如火麻、小種仁等主要是脂肪;而豆類主要提供蛋白質。每種穀物的能量比例各有不同,筆者認為鴿友一定要對其中比例掌握清楚,這樣對于能量添加時才能運用自如。
賽鴿的能量代謝
賽鴿運動時首先燃燒碳水化合物,不過這時期較短暫,幾乎是在短距離時的主要能量來源;接下來是燃燒脂肪,這是大部份台灣短距離時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同時時程也維持較久;最後是燃燒蛋白質,也就是賽鴿肌肉中主要的營養,然而最後這項能量來源會使賽鴿緊迫加深,會使歸返鴿肌肉消瘦,以上是以往對于動物能量運用的概念。
對于鴿友飼養的海翔鴿在競翔中其體內能量代謝的情況如何呢?科學家研究許多種鳥類能夠飛越長距離,完全沒有中途停留與進食,它們如何達成這項艱難的任務呢?我們可以觀察大許多海翔的候鳥確有此項能力,其中的學理如何?然而根據2000年美國生理學期刊(Am J Physiol Regulatory Integrative Comp Physiol)中Jenni L. 等學者研究在遷徙飛翔的鳥類中,能量來源的利用與調控饑餓的終止有深入的探討。
能量代謝三部曲
Jenni L.研究遷徙飛翔的鳥類發現,能量代謝主要可以分成三階段:(1)第一期(phase one):這是起初短暫的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代謝過程(2)第二期(phase two): 在經過第一期的調適後,長期饑餓的鳥類與哺乳類,會進入一個穩定狀態的第二期,當中動物能量消耗會動用最大比例的脂質與較少比例的蛋白質。第二期的時間長短取決于體內起初脂質的儲存量,並且當脂質儲存量降到一定值以下會自然地終止(也稱之為脂肪閾值(threshold adiposity))。(3)第三期(phase three):接下來的第三期,其特徵是代謝與內分泌移轉(endocrine shift),導致大量增加蛋白質消耗,提高體內葡萄糖皮質類固醇(glucocorticosteroids)與動物行為改變,進入此期賽鴿會大量燃燒肌肉的蛋白質,進而影響賽鴿腦部歸巢的意志。
另外鳥類體內尿酸值的高低,可以反應出在長期饑餓鳥類體內蛋白質的消耗量,飛翔中的鳥類中蛋白質消耗與尿酸值遠比沒有運動的饑餓鳥類為高。耐力性的飛翔是一種快速、高度耗能、充滿緊迫的饑餓行為,當中能源利用的類型與腎上腺皮質反應(adrenocortical response)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賽鴿耐力性運動研究
為了研究賽鴿歸巢中體內蛋白質代謝,2000年 Bordel R. 與Haase E. 學者于比較生理學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中,利用高解析液體色相層析技術(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來定量分析甲基組織氨基酸(N-tau-methylhistidine),甲基組織氨基酸是一種蛋白質分解後的產物,其血中的濃度與賽鴿肌肉纖維絲(myofilament)分解有關,以上的事實我們可以理解,賽鴿在競翔的過程是會動用到肌肉中的蛋白質。
賽鴿耐力性飛翔其蛋白質消耗是增加的,在368到646公里處施放,在賽鴿歸返後定時測量血液當中尿素、尿酸、與甲基組織氨基酸的值,在歸返24小時後尿素與甲基組織氨基酸增加,在歸返96小時後明顯增加尿素與尿酸。提高甲基組織氨基酸的排泄可能導源于受損的肌肉纖維的修補過程,包含肌肉纖維絲的分解。 賽鴿經過激烈的賽事後,多少會對肌肉中的蛋白質產生影響,對于肌肉障礙的產生是程度輕重的問題。重點是台灣的制度是多關賽,鴿友如何補充愛鴿流失的肌肉蛋白質,不能過量與避免產生過多代謝廢物如乳酸與尿酸等,才能延續下一關的體能,更具拼鬥力,這是我們鴿友要深思的話題。
結語
在低歸返率或所謂困難度高的「殺關」,賽鴿都須要飛行更多的時間,尤其在距離拉長的正式比賽後面幾關,賽鴿能量的代謝最後會進入能量三部曲中的第三期,也就是會動用賽鴿體內的蛋白質,主要是肌肉內蛋白質的消耗。鴿友如果對賽鴿能量代謝中學理清楚了解,針對賽制拿捏賽鴿飼料的量與質,加上應用在實證醫學有效的能量代謝調整劑,還有供應賽鴿競翔重要的元素型游離氨基酸,相信會讓您的競翔成績突飛猛進。祝福您競翔成功、心想事成,鴿友如有疑問與興趣歡迎來電0915-994-099共同研究討論。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