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這樣會有正向加強(positive enforcement)的效應,往後賽鴿會直覺回巢後就有食物可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這種反射會更正向增強,原因是鴿舍的安全感是賽鴿回巢最好的保證。
但是對于那些遲歸、不想馬上返舍的賽鴿相對上就要採取負向加強(negative enforcement)的措施,最直接的方式是讓這些遲歸的賽鴿回巢時不要餵食飼料,給予負向的處罰,讓它們感受到遲歸的恐懼,這樣幾次下來會更正其歸巢的意願。如果賽鴿沒有達到這種境界,可以在飼料上增減,也就是賽鴿到比賽前這段期間,其體能上的高峰要有如海浪般的波浪性變化,其中的根本原理就是掌握其饑餓的本能,增進其歸巢率。
就其字面上的意義,波浪有波峰與波谷,只有高低起伏的波浪才有動能,才能激盪出水花,波浪性飼養法就是運用這樣的道理來控制賽鴿的歸巢性。賽鴿在這種波浪性飼養法下,如果長期都處于過于饑餓,反而會影響發育,尤其是幼比的賽制更是明顯影響成長,所以要運用「間斷性的飼料控制」,這樣比較理想也比較符合生理需求。簡單來說,您可以開始以四天一循環,連續三天的飼料減量或減質,在第四天在加強補充到賽鴿正常的食量與質量。這樣的時間循環可以視賽鴿的階段性漸次的延長,在資格賽前可以延長到以一週七天來循環,也就是連續六天能量的控制,在賽鴿處于波谷時,在第七天增加飼量的質與量,讓其滿足口腹之慾。這種如波浪性起伏的飼養法會讓賽鴿的歸巢意願增強許多,會讓賽鴿腦部深刻記憶這種反射動作,往後一放出鴿籠心想就是快點安全回家吃飼料,減少繞路或追逐鴿群而喪失分速,對于資格賽與正關的比賽歸返率普遍會比鴿會高。
目前這種養法普遍受到許多強豪級鴿友的喜愛,當然其中的拿捏分吋是存乎一心的,正在思索海翔的入門鴿友可以參考,筆者認為會對您未來的競翔加分。 飼料是賽鴿能量主要的來源,許多海翔強豪級的鴿友喜好採用飼料控制,也就是不讓賽鴿吃過多飼料,目的是讓賽鴿有饑餓感,以增進歸巢率,尤其是資格賽與前兩關距離較短的競賽更是重要。因為鴿子的生理需求中,以吃食的動力最大,況且賽鴿本身並不知道自己在競賽,唯有利用動物對食物的本能來加強歸巢的慾望。其中的學理如果鴿友能夠多了解,肯定會讓您更認同這種理論。
在進入正關第二關以後,由于距離的加長、放鴿數的減少、賽鴿的飛行經驗增加都讓飼料控制需要一些修正,這時期可能在量與質要漸進式的增加,以應付賽鴿長時間飛行需要的能量來源,不能光減量減質就能應付,後面三關等較長距離的養法是要加強其體能與歸巢的原動力,當然也要視天氣、風向、距離等因素來調整。大體而言,四小時以內的飛翔在飼料的供應不需作較大的變動,飛行的困難度都不高,歸巢性的掌控是最微妙的關鍵。許多鴿友因為在飼料的拿捏上不得法,造成歸返率在前兩關與後三關有明顯的差異。
賽鴿競翔能量補充的玄機
針對競翔的能量補充的原則是動態性、協調性、與互補性的,同時也因時、因地、因天制宜,鴿友們要多加著墨,找出適合自己的能量補給方程式。其中幾項原則非常的重要,鴿友們要牢記,茲列舉如下:
(1)拿捏飼料的量:賽鴿的飼料給的多寡,往往是每位鴿友心中的迷惑,因為量太多,鴿子比較不會飢餓,有人推斷會影響歸巢性,因為鳥為食亡,適度地給賽鴿友飢餓感是會增進歸巢的慾望,交鴿前給的飼料的量須與比賽的距離、風向、天候來綜合判斷,酌量增減,筆者建議在訓練期就要多加測試,一定要抓出自己的賽鴿的吃食量,來增加自己的實戰經驗。例如賽鴿吃到全飽可能會到達50-60公克綜合飼料左右,您可以先從80%的量開始減量,然後漸次減量至多到50%左右,讓賽鴿漸進式地適應能量不足的饑餓感。切記在賽鴿換羽尚未完全時期,最好不要在量減太多,因為這時期賽鴿要吃的量比較多,對于其嗉囊的容量會有增加的效益,也就是擴充嗉囊,俗語「撐歸」,這在幼鴿期是很重要的過程。建議您可以從掌握飼料的質,先調整飼料的內含物,也就是限制卡路里開始。
(2)掌握飼料的質:賽鴿的飼料中每種榖物的成分各有不同,鴿友要知道當中含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三種營養成分的比例,在提供賽鴿的卡路里各有不同,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每燃燒一公克會產生4大卡(4 kcal),而脂肪每燃燒一公克會產生9大卡(9 Kcal)。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調整,尤其在換羽時期碳水化合物如稻穀與大麥的比重要增加一些。飼料的質與賽鴿發育與競翔能量的代謝息息相關,同時跟比賽的距離、天候、風向等綜合因素也是非常密切。總之,掌握飼料的質跟賽鴿飛行的時間長短與當中的能量代謝過程有關。
(3)運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