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成功使翔幼鴿系列5之4
前言:
“從80年代開始,幼鴿賽不但流行了起來,
鴿友也發現幼鴿可以輕鬆地飛上3~4趟長距離賽,
而且這些賽事更為許多鴿舍的成績錦上添花;
這使得原來反對的鴿友,
態度也開始軟化,紛紛加入幼鴿賽。”
在以往,歐洲鴿友要到2月份,當白天變得比較長、氣溫回升的時候才會開始育種。不過時代不同了,現在大多數荷蘭和比利時鴿友在11月底就開始配對,等到了新年時,小鴿子就大得可以掛環了。
至于比利時鴿友,他們認為小鴿子最晚要在12月或隔年1月的時候出生。比利時的幼鴿賽是從5月初開始的,在那之前,選手鴿非得達到一定的成熟度才行。
荷蘭的幼鴿賽季較比利時大約晚了兩個月,不過由于幼鴿賽逐漸盛行,荷蘭鴿友進行所謂的“冬季育種”早已行之有年。
以前則不同,那時幼鴿賽沒什麼重要性,一般鴿友只把幼鴿賽當成是熱身賽,參賽只是為了多累積一些比賽經驗。如今,幼鴿賽的目標是“獲勝”,選手鴿年紀不能太小,所以荷蘭鴿友才會也跟著做“冬季育種”。
整個改變的關鍵要回溯到1953年所舉辦的奧爾良幼鴿全國賽。剛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大堆荷蘭鴿友對這個比賽抱持反對態度,而首場奧爾良全國賽似乎註定要變成一場大災難,比賽成績慘不忍睹;賽後悲觀的鴿友們說話了:“看吧,這個距離對幼鴿來講,真的是太遠了!”
幼鴿賽在德國一直稱不上是什麼重頭戲,所以德國鴿友一向比鄰近國家的鴿友更晚育種。
改變
從80年代開始,幼鴿賽不但流行了起來,鴿友也發現幼鴿可以輕鬆地飛上3~4趟長距離賽,而且這些賽事更為許多鴿舍的成績錦上添花。這使得原來反對的鴿友,態度也開始軟化,紛紛加入幼鴿賽。
因此,大家莫不希望自己的選手鴿年紀能夠大一點,因為不管是飛自然制或鰥夫制,都比較容易做誘激和調節,換毛的問題也比較少。
但是在1999年,“保護動物人士”把幼鴿賽這個樂趣給剝奪了。
他們說,超過450公里的比賽,對幼鴿來講太“硬”了!結果凡超過這個距離的幼鴿賽都一律禁止;當然,連全世界規模最大,參賽總羽數高達20萬羽的奧爾良全國幼鴿賽也不例外。
那些特別擅長飛幼鴿長距離賽的鴿友,這下子可是氣瘋了;因為幼鴿會迷飛或失蹤,大部分是發生在賽季剛開始的短距離賽,那時由于幼鴿經驗還不足,才最嚴重。不過,不管他們怎麼抗議都是枉然,幼鴿長距離賽終成歷史。
教訓
比利時和荷蘭鴿友一直搞不懂:為什麼外國鴿友會想買早生鴿?他們可壓根兒沒想過這檔事。
因為真正有心參賽的鴿舍,絕對不會把自己的早生鴿賣掉,他們本身就很需要用到這些小鴿子;他們必須為未來打算,畢竟,夏天生的小鴿子根本沒辦法比賽。儘管幼鴿賽變得很流行,但是老鴿賽依然更重要,所以有比賽經驗的幼鴿就是次年老鴿賽的主力。晚生鴿年紀太小,出生當年不能比賽,而且也不適合參加次年的老鴿賽,所以強豪都願意將它們出售。
因此,歐洲鴿友跟外國鴿友不一樣,他們想要購買的是夏天出生的小鴿子。歐洲鴿友也似乎比較有耐心,願意等上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讓買來的鴿子育種,他們甘于等待的報酬是獲得好品質的鴿子。
好好操練
如前所述,荷蘭幼鴿賽季要到夏天才會開始。以前鴿友是在接近幼鴿賽季時才會開始操練幼鴿,不過後來他們可學到教訓了。6個月大才開始受訓的幼鴿飛不出好成績,所以鴿友紛紛提早訓練,最晚在幼鴿4個月大時就要開始。
頭幾次的拋飛路訓尤其要注意,訓練當天一定要是好天氣才行。
訓練沒經驗的幼鴿時,無論是吹順風或逆風,只要刮起強風就要特別當心。
現在鴿友都明白,讓沒進過集鴿籠幾次的幼鴿去比賽,等于是讓它們去送死。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報導說,某個超級強豪用“從沒訓練過”的幼鴿稱霸幼鴿賽。我覺得這種人根本不是什麼超級強豪,他們只是“超級大騙子”。他們誇口自己的幼鴿“從沒訓練過”,目的只不過是想炫耀罷了。他們好像是在吹噓:“即使用沒經驗的鴿子參賽,我都能飛得這麼好;如果用的是受過良好訓練的鴿子,你們不妨想想,我會有多厲害?”
圖1:4-1,68期P.71(大樓間群鴿飛翔)
蠢蛋
讓沒受過適當訓練的鴿子去比賽會有什麼結果呢?只要讓晚生幼鴿去飛次年的老鴿賽,答案就見分曉了。將夏季晚生鴿當成一歲鴿去比賽,肯定輸個精光,全身羽毛一根也不剩!
有些人或許會說,“這還不是因為夏天生的幼鴿都是一些蠢材,成績才會這麼爛?”我覺得這種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