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说,暗夜中鸽子的视力很差,要在夜间靠视力行动,应该是极其困难的,或者说根本没有可能。切断光源,鸽子的步行立即显得犹豫,它们翘着脚,伸长脖子象夜盲鸡那样用小碎步踽踽潜行,还要经常碰到物体上。可它们在黑暗中要飞回自己的巢箱,准确率却相当高,现象表明:黑暗中鸽子仍有良好的三维空间感和准确的位置感。夜间摸黑捕捉未进棚的信鸽,一把没抓牢,或警觉性高的鸽子黑暗中感觉到“危险”临近而起飞躲避,在空中是没有问题的,转多少圈儿也离不了巢棚左右。欲降落时便狼狈了,连扑带跳磕磕碰碰,真是凭感觉可以飞行,凭视力难以降落。无论白天黑夜,此理相通,德国科学家早年所做的实验,已相当明晰地说明了问题,不过我们或者未曾知晓,或者对其关注不够——用毛玻璃纸蒙住信鸽的双眼,让它们只有模糊的光感,不能清晰地看清景物,将鸽子异地放飞。蒙住双眼的鸽子最终能飞回自己巢棚附近,降落在菜地里,却不能准确找到巢棚。推理:“夜行鸟”是怎么回事?参加比赛的鸽子,黄昏时已飞到巢地附近,天黑后凭良好的位置感逐渐飞临自家巢棚,或利用城市灯光加上自家巢棚的灯光返回。更大胆的想法是,有些鸽子确实能在暗夜中看清景物,因为迁徙中的鸟类许多是在夜间飞行的,而鸽子的近亲
斑鸠,也能在夜间飞行,网斑鸠者利用它们夜行的习性,天亮前将网子支在山头附近的树丛间,拂晓前斑鸠习惯地飞往山头高处歇脚时,便撞网被擒。依此类推,鸽子的祖先和现在仍保留迁徙习性的鸠鸽类鸟一样,当初同样具备夜行能力,自从人类驯养了鸽子,用进废退,鸽子的夜视夜行能力长久不用千百年后逐渐退化。极少数量的夜间能飞行归巢的信鸽,是夜视力未完全退化或者出现返祖现象的缘故。棚中出现“夜行鸟”现象的鸽友,也坦承并非全部都是夜行鸟。还有更、更大胆的设想——鸟类对其生活与迁徙的广大地域,均有本能的、随遗传而来的经纬网络地图,无论其身处何处,它们都知道自身在这个网络的什么部位,哪一个点上。比麻雀个头还小的候鸟柳莺,迁徙季节要飞越渤海,它们无师自通的知道从哪里起飞,也知道对岸有多远,从哪里登陆,还知道什么时候应当上路呢!更低等的生物如蜻蜓、粘蛾等等,也知道这些,否则它们怎么敢向茫茫大海进发?此刻,本能的、遗传而来的网络路径信息,比眼睛重要的多。说得更透彻一点,在夜间,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的长途飞行,是用“脑”辩向识途而不用眼的,我们现在只好说那本能的储存位置是在脑部。类同我们人类,梦境中脑海里会出现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景象和事物,那是我们祖先亿万年来的复杂经历,以遗传信息的方式,一代一代储存在我们的脑海中。芬兰“诺基亚”公司摄制的“探索”电视科普系列节目,有很精彩的叙述:美洲的柳莺春季北迁,夜间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飞越水面直线距离约1100公里的墨西哥湾,抵达美国南部海岸的得克萨斯州。可悲的是,成功飞越海湾的柳莺,在黑暗中数十万计的撞死在海岸边的摩天大楼上。千百万年来沿袭不变的遗传信息,只告诉它们海岸在哪里,距离有多远,何时飞渡,却无法增加和充实近百年来,人类已经能够建筑摩天大楼、电视观光塔的信息内容。现实证明,这一千多公里的路程,鸟儿是夜间凭感觉沿遗传信息走完的,直至它们群体中的大量成员撞楼而死,它们并未使用眼睛!这个道理,与白昼竞翔的信鸽,凭本能的感觉测知巢地方位而回归一样,视力在飞临家门之前,不起关键作用。这也同时表明,信鸽赛前训练的作用在于锻炼它们的胆量、适应笼具、练习远距离飞行的姿态、节奏和耐力,最重要的,是激发和促使它们反复印证本能经纬网络中的方位感,训练它们熟练地运用本能“地图”顺利异地归巢,而决非促使其使用眼睛识记地形地标。
既然这网络地图篇幅足够大,理论上,鸽子也因遗传而都携带这种地图,为什么各种距离上都有鸽子不能归巢呢?最简明的解释,还是用进废退。观赏鸽、肉鸽的定向本能因不需要而基本上退化了,何况它们当中的某些种类,因极端的变化,连飞行这样的看家本领都不具备了,何以异地归巢?不少信鸽的定向定位本能也在退化中,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无论放远放近都有丢失现象。其次,许多未归信鸽在归途中并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很明白家在哪里,还有多远,不过途中又饥又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如同飞机,完全具备飞抵目的机场的飞行性能和导航设备,只是中途燃油耗尽,需要降落加油。信鸽往往在“加油”时被捉,因为家养的信鸽喜群居,习惯寻找人工构筑的、有鸽群活动的巢棚,在同类中寻找食水,遭擒的可能性很大。笔者的一羽96年春季出生的雨点雌鸽,99年5月份放翔千公里,2000年3月归巢,当时左翼有4根被刮过的主翼羽尚未更换,显然是在归巢途中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