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实验:竞翔前的一般时间,让赛鸽在竞翔笼中集群训练,使它们学会在笼中取食、饮水和歇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赛鸽的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自主神经系统获得高度控制。然后再将这批赛鸽经过长途运输到达竞翔地参加比赛时,绝大多数赛鸽能以高唤醒水平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在竞翔活动中取得非常优异的运动成绩。
情绪与导航运动能力还体现在情绪的“动机”功能上。动机这一概念是由伍德沃斯(R·woodworth)率先引入心理学的,他把动机视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伍德沃斯的研究认为:在指向特定目标活动中(赛鸽竞翔的定向导航返巢行为),最初的刺激激发有机体释放一种能量(如由视觉情绪产生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能)。赛鸽在竞翔活动中,表现出快速,准确和持久运动的导航能力,动机涉及返巢的全部内在机制。根据汤姆金斯(S·Tomkins)和伊扎德为代表的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功能。汤姆金斯径直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伊扎德通过研究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体验正是起到动机作用的心理结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策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动机理论和实验研究把恐惧情绪作为一种动机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恐惧情绪是驱力理论一个重要内容。驱力理论认为,恐惧不仅是对危险情境的情绪反应,而且是一种强有力的获得驱力。米勒的一项经典实验演示了恐惧行为获得驱力的形成和作用。实验装置是一个棱箱,中间有一扇门,将棱箱分为两侧,箱底由金属格栅构成,可接通电流对箱内动物施加电击。控制箱内两侧照明条件,使一侧明亮,另一侧阴暗。大鼠在亮侧会受到电击,在暗侧不受电击。结果发现,大鼠很快学会从亮侧跳过中间门到暗侧去逃避电击。后来当人鼠在亮侧未受到电击时,它们仍然跳到暗侧去;如果中间门关闭着,大鼠会很快学会按压杠杆把门打开逃到暗侧去。这项实验说明,照明能够引发获得恐惧,驱动大鼠的逃避行为。获得恐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获得动机。因为恐惧很容易与任何使个体经历过痛苦或不幸的情境相联系,并且恐惧极难消除。例如,有研究者将准备参加竞翔的赛鸽带到离棚舍几十公里外的自然环境,然后把鸽子从笼中捉出来,再用拔掉赛鸽一个脚趾甲的方式,刺激它们获得疼痛的情绪感受。结果证明,这种疼痛刺激使赛鸽获得恐惧作为一种驱力,可以激发多种反应,一旦赛鸽在竞翔导航的运动过程中有效地减除了恐惧而得到强化,这种导航返巢行为能力便被赛鸽所习得。因此,经过这种训练的赛鸽,绝大部分在竞翔中有良好的表现。我们经常遇到有的赛鸽在竞翔一千公里或者一千公里以上级别比赛中,返巢鸽带伤归巢或者全部尾羽被拔掉的现象。这是因为赛鸽当天未能返巢,而是在寻找栖息地环境时遇到意外,结果这种意外的遭遇“恐惧”作为一种返巢动机的驱力,表现为它们竞翔导航运动能力上的结果。(未完待续)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