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赛鸽属于鸟类,它们的情绪特点及其行为表现,是指导人们掌握赛鸽运动的关键,有研究表明,鸟类对形式的敏感程度远比其他动物强,这与它们的脑、眼结构有关。鸟类的结构不如哺乳动物和人先进,但视觉能力高度发展,成为动物中的视觉冠军。它们的眼睛水晶体曲率的调整能力是所有动物中最强的。人的眼底只有一个中央凹(视觉虱感觉区),上面的感光物质约为每平方毫米147,000个,鹰却有正副两个中央凹,上面的感光物质均为每平方毫米1000,000个。还有的高空飞行性动物有三个中央凹。温伯格在《生物学》中指出,哺乳动物中除了人以外,多数没有色彩感觉,而鸟类作为整体来看,它们眼中可以展现高于其他动物最清晰的彩色视象。鸟类由于种种原因,脑的发展受到限制,脑皮层、大脑场较小,主管运动的纹状组织却占了相当人的比例,脑的不平衡状态,脑低眼高,遂使鸟类的行为易受视觉情绪的影响。赛鸽属于鸟类的一个种属,其视觉能力是非常高的。甚至许多科学工作者根据鸽眼的构造,研究出电子鸽眼,运用于科学研究的需要和军事需要。正因为赛鸽的眼睛;高度发达,其行为受视觉情绪的影响就越大。
赛鸽出生后对棚舍内外环境具有视觉“印记”的特点。这是由视觉获得的条件刺激,在“敏感期”内产生牢固记忆的结果。因此,一只非常优秀的赛鸽对于“印记”的环境具有严格的选择性。有研究表明:有几只赛鸽在异地鸽舍内生活了两年多,当它们回到原来的“故居”时,仍然占据它们过去的巢位。正是这种对环境的选择性特点,当把它们运送到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之外放飞时,外界自然环境条件刺激产生的视觉情绪的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与它们在已经熟悉的棚舍环境产生的视觉情绪的体验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们的情绪动机被引发,从而激发它们的返巢行为。赛鸽为了摆脱竞翔环境对紧张情绪的影响,必须启动导航系统,判断正确的返巢方向。由此说明,赛鸽属于视觉情绪动物,由视觉情绪产生的情绪维量极变化,对导航运动能力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紧张度就是情绪的一个维量。赛鸽在竞翔活动中,由棚舍环境进入到竞翔开始,环境条件变化的刺激,使赛鸽的情绪处于紧张的维度。有的赛鸽可能以恐惧或极度恐惧的紧张程度表现出来,如它们在笼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行为,表现出乱冲乱撞的行为。还有的赛鸽见到其他靠近的鸽子时,表现出神经质的紧张程度,乱啄其他赛鸽的行为。由于过度紧张情绪的影响,给赛鸽定向导航系统带来影响,或者说定向的知觉能力的敏感差异,导致定向导航的偏差或者错误的结果。赛鸽在竞翔运动中,情绪处于紧张、激动和不愉快的维量极,一般来说,赛鸽返巢速度越快,这种情绪维量极的强度越高,单位时叫内体能消耗也越大,对它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程度也就越深刻。如果赛鸽的紧张情绪维量极超过赛鸽本身承受极限时(如赛鸽紧张情绪只能承受当天归巢,而竞翔距离或天气条件的突然变化,给赛鸽生理和心理负担量增大),对赛鸽的导航运动能力的影响有时是致命的结果。这就是许多优秀赛鸽在竞翔过程中,受情绪维量极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2)情绪是环境条件刺激的必然结果。环境适应对于调整赛鸽的情绪维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例如美国心理研究学家w·坎农对紧张的比较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机体因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心脑病变。为厂验证坎农的假设,精神病学家K.里切特用老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老鼠没有受到惊吓时,在水中游泳长达20—80小时,才会沉入水中。在实验中,里切特发现,老鼠受到环境条件刺激惊吓后,产生紧张情绪的影响,过度刺激了老鼠的恐惧反应,以至老鼠立即进入衰竭阶段。在衰竭阶段,主要不是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分泌活动(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分泌活动促进体内能量物质的分解并供给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而是由副交感神经系统取而代之(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活动促进能量物质的合成代谢)。结果老鼠在水里乱划了一阵子,约一、二分钟就会象石头一样沉到水底。里切特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如果受到惊吓的老鼠在溺死之前,把它从水里抓出来,放到台子上,过一两分钟,它就会从紧张中恢复过来,然后再把这只老鼠重新放回水里,它就可以继续游许多小时,而不会很快沉到水底。同样,在老鼠受到惊吓之前,让它们戏耍般地接触几次惊吓源,那么这只老鼠的自主神经系统就能获得高度的控制,比没有经过上述训练的老鼠在水中游得更好。事实上赛鸽受视觉情绪的影响,它们由鸽舍进入到竞翔笼环境即可产生紧张的情绪,再将它们经过长途运输过程到达竞翔地放飞,直到它们返巢的全部过程,受环境条件刺激的影响,赛鸽的情绪不是单纯的紧张状态。它可能以恐惧情绪形式出现,也可能以高唤醒水平的潜在形式而存在。有人曾做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