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三、四次陸訓的時候,一定是鴿友比鴿子先回到家。在離舍不超過10公里遠的地方,沒經驗的幼鴿可能要花上 1 個小時或更久的時間才飛得回來。
對于這種鴿子,強豪們發現即使再拉遠距離訓練也沒什麼意義。他們大部分的動作如下:
首先,他們把鴿子帶往5公里以外的地方,進而拉遠到10公里,接著遠至15公里左右。
然後,他們維持在這個距離做訓練,直到鴿子懂得在最快時間內直衝回家為止。這項標準達成後,他們才會把鴿子帶到更遠的地方放飛。
一旦鴿子又熟悉了路線,直接回舍後,他們才會再拉長距離,有時距離甚至拉到70公里遠。
70公里大抵是陸訓的極限,不過,大多數鴿友陸訓的距離不會超過30公里。
“幼鴿專家”訓練頻繁,有時在賽季開鑼前10或15分鐘都還不肯放鬆。
荷蘭和比利時的幼鴿賽在星期六舉行。近年來,有些鴿友以為在賽季裡加緊訓練有助改善賽績。有些鴿友甚至每天施訓,不過後來他們自己發現這種做法實在是誇張了點。現在,大多數強豪在賽季內是每週訓練幼鴿一次,一般是星期三或星期四,距離大都約為20公里。
餵飼?
講到餵飼,大部分“幼鴿專家”也都採取一致的態度和方法。
前10週他們餵幼雛吃“重”料,也就是富含蛋白質(比如豌豆)的飼料。
近年來,由于大腸桿菌猖狂,所以使用的添加食品也愈來愈多。醋(由蘋果釀製)和優格最被普遍使用,一般人相信酸(醋)和乳酸菌(優格)能夠抑制大腸桿菌。
幼雛長到10星期大後,也就是約離陸訓期開始前的一個月,他們開始改給較淡的飼料。食物約包含有三分之一的清除飼料和三分之二的正規飼料。
轉換飼料的同時,經常也施予副傷寒預防用藥。
這時候,在進行陸訓前,同時開始給鴿子做些訓練,是“絕對必須”的。
電解質的使用也愈來愈普遍。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比賽過後,鴿體失水嚴重的時候,電解質就能幫上大忙。
含有大量鈣質的礦土仍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輔助食品。
礦石必須每日更換是有原因的。只要礦石放在鴿舍裡太久,上面就會有灰塵堆積,鴿子也不會再啄來吃。
有些鴿友把礦石灑在鴿舍外的石質地板上。每次只要一下起雨來,礦石上面的灰塵就會自動被沖刷乾淨。
每回下過雨後,鴿子就會去啄食那些地上的礦土。
甚至鴿子在比賽飛返後,與其先進鴿舍,它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去吃地上的礦土。這無疑地顯示出它們的本能,並告訴我們礦石對它們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鴿舍?
強豪們也明白鴿舍的重要性。
鴿舍必須具備最佳的環境是最先決的條件。如果鴿子在鴿舍裡還必須持續跟壞環境作戰(例如氧氣不足、過熱、太潮濕或風太大),它們永遠達不到好狀態。理想鴿舍的條件如下:
──保持合宜的溼度。
──日夜恆溫。
還有,所有的強豪都發現,最重要的是要讓鴿子(老鴿和幼鴿都一樣)在家(鴿舍)裡住得舒舒服服。
所以他們無不全心致力為鴿子打造一個舒適的環境。鴿舍裡到處都有棲架和巢箱,讓鴿子可以自由選擇地盤,甚或捍衛自己的領土。
鴿友應盡可能施以各種手段,去激勵鴿子熱愛自己的地盤。熱愛領土是鴿子飛返的一大誘因。
管理?
表現良好的“幼鴿專家”毫無例外地都花上許多時間跟自家的幼鴿在一起。老鴿賽則是另外一碼事,讓老鴿贏賽並不需要花費鴿主太多的時間和努力。
至于幼鴿,你則必須時常做觀察、訓練等等的工作。這些工作需要很多時間,所以幾乎沒有一個幼鴿專家是做全職工作的,而且許多幼鴿專家的
老婆都下海幫忙,不然就是有合作的夥伴。
有個熱愛鴿子的老婆就好像如虎添翼。女人關愛的天性似乎正是幼鴿最需要的一種東西。
因此,具備良好的鴿舍、訓練、飼料和鴿子品質等條件後,不表示你一定就能在幼鴿賽裡脫穎而出。
幼鴿只在獲得充分誘激的時候才能贏,必須要有理由讓它們想飛回家。鴿友的任務就是找出這個理由來。
差異處
不過,荷蘭和比利時幼鴿專家的手法仍然不盡然相同。
他們的手法可劃分為兩類,各有其利,同時也各有其弊。
──第一類強豪是以自然制使翔幼鴿。這表示他們允許,甚至激勵幼鴿做交配。它們在巢窩裡有幼雛的巢態下出戰大賽。一定是那羽幼雛驅使它們加快速度飛回家,怎麼也不願放棄。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不必要同時再給它們做繞舍飛行的訓練,但你必須把它們帶離鴿舍做陸訓。
──另一類強豪則把幼鴿依性別分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