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国鸽界前辈顾尔锴老先生在《理顺思路 培养品系》一文中指出:“60多年来我国仅培养出2个品系,李梅龄系和黄钟系,在这以后再也没有出现我国自己的品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刊于1996年第6期《中华信鸽 》)。必须看到,我国现阶段赛鸽与殴美赛鸽存在巨大差距。其重大差距在于:我国没有育成举世公认的中、长程快速品系鸽。今年在北京举行的五省一市联翔出现未竟人意的千公里归巢分速落差,至少说明:在千公里竞翔上,我国确实存在值得探究的深层次问题。即竞翔赛点、和竞翔时间确定、选择上,以及育种存在明显问题。而如果育成了千公里快速品系,不可能在上万羽中连900公里也无一羽当日归!问题是否与未育成千公里快速品系也有关?现阶段,我们需要的不是急功近利、争夺区区五百公里获奖的参赛者。而是需要一大批象李梅龄式的育种家、赛鸽家。也如谢柄先生那样,既重视中程又重视并倡导、赞助、支持千公里竞翔(正大杯)的育种家、赛鸽家,中国需要的,正是这样的领军人物和群体。因此,培育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千公里快速品系就成了我国的当务之急。
《中华信鸽》杂志社评论员七年前就指出:“我们要跻身世界信鸽强国之林,也要抓好千公里赛项。因为这是世界信鸽列强的热门赛项,最有可比性,最能体现一国实力的赛项。欧洲5大长程赛,日、美鸽友为之奋斗的赛项,都是在千公里赛程上。我们必须在千公里赛项上确立自己的优势。”“抓好千公里中间这一节,就能充分发挥中外两系鸽子的优势。不仅可以作育更多千公里当日鸽,而且可以提高我国超远程鸽的速度,提高中短程鸽在多关赛中的稳定性,从而逐步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优鸽系。” (中华信鸽“本刊评论员”:《世纪之交的飞跃——98年187羽千公里当日鸽述评》;见1999年第一期《中华信鸽》)。
湖北已成功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正大杯”千公里赛、南京长江千公里公棚,亦也均已实际成为引领中国鸽界向千公里竞翔、育种迈进的大方向。而这一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我相信:定如《中华信鸽》杂志评论员所述,我国必将作育出“千公里当日鸽”,育出“中国特色最优鸽系”!
让我们为作育千公里当日鸽、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优鸽系而努力吧!
刊于2007年第10期《信鸽市场》(1月号)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