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每个细胞的细胞液中都有一个细胞核。细胞核中有形似细线的染色体。染色体则由排序不同的基因组成,基因含有主要的遗传单位,它对动植物的性状遗传起决定作用。每种动植物的染色体数量并不相同。鸽子有80条染色体。染色体总是成对出现的,鸽子的80条染色体则以40对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这40对染色体的形状,大小,薄厚都不相同。染色体由于它们所含基因的不同,造成染色体间的差别。染色体内基因的差别也是使性状遗传千变万化的原因。
生物是由雌性细胞被雄性细胞受孕后,受孕细胞以原子分裂的形式不断分裂形成的。即受孕细胞分裂为2个子细胞,然后分裂为4个,8 个,不断分裂下去,直至新的器官或生物的形成。在细胞分裂前,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分成两段同样长度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同样分裂出与之一样的基因,这个过程就象复印一样。这样分裂出的新细胞与老细胞一致,每个细胞中都同样含有80条(40对)染色体。
与上面受孕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以复印的形式复制不同的是,在单个性细胞(雌,或雄性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产生单个性细胞的“原细胞” 与体内其他细胞一样都含有80条染色体。在性成熟前,由“原细胞” 分裂出雌,或雄性细胞,分裂时细胞内的成对染色体不象受孕细胞以复印的形式复制,而是由成对染色体分裂形成的,形成的单个性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为40 条,而不是80条。这样在雌性细胞与雄性细胞融合时,每种性细胞带来40条染色体,受孕细胞的染色体数则又为80条,这个受孕细胞便是一个新生命开始,它会以上述原子分裂的形式分裂,直至新生命的形成。性细胞中染色体形成的方式可避免下一代细胞中染色体数不会成倍增长,从而保证遗传时染色体数目的一致。
当雄性细胞中的染色体和雌性细胞中的染色体所带的基因一致时,产生的新一代便是纯血。相反基因不一致,产生出的便是混血。混血的情况又分两种情况,两种基因中其中一种比较“占优势”呈显性即显性基因,另一种则为隐性基因。例如:一羽纯灰鸽与一羽纯黑鸽相配,假如子一代出的全是黑鸽子,那么从羽色上说黑鸽子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灰鸽则是隐性基因。这里所说那羽鸽子的基因为显性或隐性,只是大家从它们子一代的外在性状判断的。这里实际上是个误区,我们不能单从子一代的外表来判断父母鸽的基因在它身上是显性还是阴性。性状遗传不是由一个或几个基因决定的,而是由整个基因的组合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