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法,当然这属于“门”里的玩艺儿,他不愿多说。眼下像九爷这样的“套”鸽子高手,京城已经不多见了。
鸽文鸽文化值得研究
老北京人玩鸽子,讲究相互交换,当然,那会儿也有鸽子市,但鸽子市上的品种较杂。当时,某位爷淘换到一只名种鸽子,往往让鸽子玩家们侧目而视。求之借去“套”鸽子的事经常有。现在除非知己,一般人借鸽子回去“套”鸽子是很难张口的。由此可知世风已变。九爷“套”出的名种鸽子,并非是名种“套”名种,他可以拿普通的鸽子相互交配。这确实要吃功夫。他花了100块钱买了两只白翅
白尾的鸽子,又用一只灰尾的“点子”“套”出了“连环套月”,又用它“套”出了“回头望月”。接着用“回头望月”“套”出了“毫秀紫环”。九爷说:“钱不在多少,这是眼睛。如上古玩铺,别人看着不起眼的物件,大玩家却能慧眼识珠,捡漏儿。”
北京人玩鸽子已经玩出了文化。虽说这种民间文化难以上教科书传世,但从“套”鸽到养鸽,从驯鸽到斗鸽,甚至包括“鸽子挎”和鸽子哨,都有一套相当讲究的艺术手法。可惜这些文化没人进行系统整理,鸽子玩家大都年老体衰,疏于动笔,而已经面世的所谓“养鸽知识与技艺”一类书,不过是皮毛而已。玩家王世襄也玩过鸽子,他数年前写的《北京鸽哨》一书,曾作为北京文化的一部分,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畅销。许多外国人正是从小小的鸽哨来认识北京文化深厚底蕴的。如果把鸽子玩家们的玩艺儿和绝活以及奇闻轶事写出来,定会让人对北京文化大开眼界。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