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玩家》一书记录
了王世襄从顽童“玩儿”到大家的经历,特摘录几件典型事例,请读者体会他的玩性到底有多大。
王世襄和袁荃猷
玩什么有什么
王世襄老爷子得说是北京岁数比较大的玩家了。他属虎,1914年生人,今年90岁了。您说,像他这岁数的玩家还多吗﹖他有话,正是因为喜欢玩,才活到90岁,不觉得自己老。是这话:您别小瞧这个玩家,它能陶冶人的性情,能让人长寿。
他玩的东西多半属于民俗,但大俗的东西到了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比如跑狗架鹰,比如斗蛐蛐养鸽子。这些俗的玩意儿,在老爷子的笔下都成了文化。北京人管那些玩出道的人叫玩什么有什么,这话用在王世襄老爷子这儿正合适。
与一般玩家不同的是,世襄老人不但能玩,也能写,大凡他玩过的东西,都留下了文字记载和他研究的心得。比如老北京人玩獾狗、玩鹰、玩秋虫和冬虫儿,但具体怎么个玩法,文字记载却很少。世襄老人的《北京的鸽哨》、《秋虫篇》、《獾狗篇》、《大鹰篇》等都给后人留下了难得的资料。世襄先生玩的东西多,但玩得最上心、最过瘾的是古典家具。他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髹饰录解说》等大部头著作,已成为今人研究古典家具的经典。现在一般玩古典家具的,无一不备世襄先生的这部大作。
怀揣蝈蝈葫芦念大学
世襄先生在燕大曾被同学视为怪才。他的玩家派头被同学视为荒诞不经,邓之诚在燕大算是名教授,老先生讲中国历史正兴致勃勃,忽听一阵“嘟嘟”的蝈蝈声,同学哄堂大笑,敢情世襄揣着蝈蝈葫芦进了教室,教室温度当然比外面高,蝈蝈在世襄怀里呆得挺舒坦,自然要振翅高歌,惹得邓先生恼怒起来,把他请出教室。学校开茶话会,燕大校长司徒雷登请外籍教授出席,世襄先生也西服革履、仪容潇洒地参加。座谈会上,他用英语跟外国教授对答如流,让司徒雷登对他刮目相看。但是第二天,他却上边穿着铜纽扣的对襟棉袄,下边穿着鹿皮套裤,架着大鹰在校园里出现,这派头,让同学们觉得他实在匪夷所思。
软磨硬泡收杌凳
王世襄在《捃古缘》一文中讲了这么一件事:
50多年前,他在北京通州鼓楼北小巷一个老太太家看到一对杌凳。这是明朝留下来的,无束腰,直根,四足外圆内方,用材粗硕,十分简练朴质,他看了以后非常喜欢。老太太要价20元,王世襄马上掏钱,老太太见他没还价,马上改了口不卖了。两天以后,世襄先生路过东四的挂货铺,看见打小鼓的王四坐在这对杌凳上,觉得这回再不能让这对杌凳“跑”了。可那天他恰恰忘带钱包了,王四要价40,他连定钱也拿不出来。等他带着钱回到挂货铺,杌凳却已经被红桥的梁家买走了。
世襄先生跑到梁家,想把这对杌凳买回来。谁知梁家兄弟就是不卖。世襄锲而不舍,一次不行,两次,隔三差五到梁家买这对杌凳。为了买到手,他不断地加价,历时一年,他跑了二三十次,最后花了400块钱,才从梁氏兄弟手里把它买下来,这价钱正好是当初通州老太太要价的20倍。
世襄先生对这对杌凳当然格外看重,买回去又重新拾掇了一番,其图片收录到他的《明式家具珍赏》中,当然,其价值也许值400元的20倍了。
事后他说:“搜集文化器物总有一个经历。经历有的简单平常,有的复杂曲折。越是曲折,越是奇巧,越使人难忘。”
往事追忆:王世襄费尽周折追国宝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文物清理损失委员会成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