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外鸽里碰巧是呆相憨态,骨硬肉实。那么此羽鸽十之八九是一只有别于父母的另类--个性上秉承外鸽的特点,外形上兼备国鸽的品质。这类鸽最容易在中国特色的各式比赛中作出一流鸽来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说到老派养鸽家最为精通的鸽眼,董先生倒是非常的大度。"与其把功夫花在鸽眼上,不与多研究血统"。各个血统里都有代表本源的标志性鸽眼,但又不能过于沉湎其中。一味强调同眼型、眼色相配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流的种鸽群,却作不出一流的赛鸽群。如果有心鸽友希望培养出一路自已的鸽系,一定要注意自家鸽群代表眼型外的反向鸽眼。如以黄眼为代表的鸽系,砂眼在鸽群中的质量和数量往往决定鸽系前进的方向和进度。但这种反向鸽眼在鸽群中的数量既不可多有也不可少有,多则喧宾夺主;少则收效甚微。这也是笔者事后明白为什么当年一羽"杭州雄"对武汉赛鸽有如此影响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在座的都是通晓中外,博览名鸽的大家。斗胆问出一个思忖多日却又自觉考人的话题"用一个字或词概括中国四大基础国血鸽眼的基本特点"。几位先生一再谦称不能一概而论,言语中却流露出埋伏心中话语--是啊!这年头谁还会抱残守缺的去琢磨我们手中的既有鸽系;谁还会'宁向曲中求,不向直中取'去完成传统赛鸽的圆满和腾飞。
盛情相邀两位先生谈出了自已的看法--
"德国鸟"的油;"西翁"的色;"吴淞"的型;"培尔琴"的黑。虽然现今鸽系已相至融合,一些特点会在其他品种里出现,但这是它们品种基本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操作自然得心应手。
最后的话
短短三日的停留,解决了我一个时时萦绕在心的问题。世界的赛鸽在走向中国,中国的赛鸽正面向世界,尽管养鸽人万万千千,但要真正留史鸽圈的,也不过屈指可数的几个。能够在有生之年,把握现代赛鸽的步伐,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在这融化的过程中,使中国鸽跟随着现代化,未始不是个可行的办法。与诸位先生聊鸽,可以觉察到他们正隐隐中向传统鸽、现代鸽一体化的目标前进,这就使我格外钦佩那些孜孜不倦,勤劳工作的养鸽人。心里不胜依依起来。
临来杭州,特准备一份不太值钱却颇有一番喻意的礼物--宜兴的一套工艺茶壶,形状是外圆内方式。方圆两字一直是中国传统里为人处事的准则和标准,大凡成功人士无不遵循此则,我说这是不是体现了董先生在养鸽生涯中的点滴呢?这种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意境反映了养鸽既在通,又在活,还在融的方法和哲理,归结在一起,无非是要达到圆满无憾。通是权和变,活是趋向、目标,融是状态,满是结局。
董先生欣然接受,高兴的说有机会一定要回故乡武汉看看。我说,感谢董先生为武汉鸽事所做的一切,代表武汉鸽友以致问候并邀请董先生赴汉一游。
投稿人姓名: 宗勇
电子邮件: zongyong@21cn.com
本站在此对宗勇先生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