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鸽坛名宿董孝伦先生
九八年春,我专程赴沪探望弥留之际的杨登元先生。在鸽友沙龙偶遇王文林、曹占松两位先生。他们听说我这个西翁鸽迷来自武汉,对于二十年前观赏的武汉西翁鸽仍赞不绝口"武汉有好绛,武汉有好西翁"的溢美之词流于言表。让我这个武汉的"西翁迷"着实惊诧了一次。因为在常人的概念里,领赛鸽风气之先的上海人,特别是"大家"很少说别处鸽子好的,而且这句话我不是第一次听到,更何况这些话出自名满天下的中国式西翁育种人之口呢!
虽说有着多年对海茨曼西翁鸽和杨登元西翁鸽的浸淫,对汉派西翁鸽我有一些旁敲侧击的了解,但对于整个系统的本源,演进,兴盛,发展的了解,由于人事的变动和鸽界固有的粉繁复杂光怪陆离而不得精进。这次能和两位中国西翁鸽演进的历史见证者交流自然受益非浅。临别时两位先生对我说,有机会,去拜访一下杭州的董孝伦先生,一定会有收获。我告诉他们,在武汉鸽友的心里,杭州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早已是赛鸽文化的一部分,这与董先生有很深的渊源,采访早已是计划之中的事。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着手采访事宜。本想趁先生赴京就医期间专程作访,不想两次擦肩而过,错过时机。看来,也就只有专程赴杭城,了却一桩多年心愿了。
十月杭州,金菊飘香,秋高气爽,游人如织。我无暇留恋杭城美景,一个围绕我多年,魂牵梦萦的西翁情结在菊茗的袅袅香气里舒解,一段乡情,鸽情,友情,如杯中龙井,愈品愈醇,回味无穷。
与王华、陈荣础的莫逆之交
首先要声明的是∶董孝伦先生因身体欠佳,加之担当浙江省建筑设计院院长和国家最高级建筑设计师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要职,所养育之鸽己转给几位徒弟和好友操持,自已有很多年没有亲自赛鸽了。其实,这也是我决意拜访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确实可以少却很多鸽界固有的探访作文的功利色彩,于被访者和访者都是一个畅所欲言的绝佳机会。更何况董先生身在鸽外,心在鸽中,因对地区赛鸽发展和在鸽界的德高望重,现在仍是杭州市、
浙江省信鸽协会名誉主席。和多位几十年交情的老鸽友时有来往。这一次不期而遇共聚杭城的还有董先生老友,著名鸽事撰稿人邱伯贤先生和秀龙鸟传人乔恒俊医师。
话题刚刚聊到武汉的赛鸽历史,董先生就说到儿时至交,同样在武汉鸽界开承汉派赛鸽育种先河,已经去世多年的王华先生。提起王华--在武汉养鸽有些年头的鸽友对其传奇经历都能讲出些故事来。作为解放后新一代年轻鸽人,王华除了会玩,如今老鸽友里有玩虫(
斗蟋蟀)爱好十之八九与他有瓜葛;还敢玩,五十年代末,到上海引鸽,把身上手表、毛衣、皮鞋等值钱之物都与人换了鸽子,光脚从上海回汉。更让人信服的是其身前潜心育种,身后鸽子大放异彩的养鸽风范与荷兰名系杨阿腾如出一辙。他也因此赢得武汉鸽友的怀念与尊重。
少年王华与董先生同就读于武昌文华中学,董先生长王华两年级,并由王华而与同岁(三八年)的陈荣础相识。正因为有王华在养鸽中倾情投入的感染,与之最为深交的董孝伦、陈荣础两位先生在汉鸽引种与育种中结为莫逆,在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中即使身处两地,也能够相互扶持帮衬成为养鸽圈中一代行尊。如果以养鸽后辈的眼光看三位前辈的经历,三位的养鸽爱好都始于李鸟,而在日后的育种经历中都自成一格,独具一系。王华擅长追根溯源引育相宜;董先生忠于"李鸟"、"秀龙鸟"系统的保持,并擅于使用与之同源的外血系统来改良强化鸽系;而陈荣础先生秉承其师友汪顺兴先生的风格,兼容并蓄,精育种,长比赛,善经营。当然,这也都是后话了
追溯汉派西翁鸽始祖
早就知道武汉鸽友为纪念董先生对武汉鸽界所作的贡献,一系由其引种本地鸽友育成的鸽系命名为"杭州"。这系鸽子的由来在武汉也有很多流传于坊间的版本。其根本源出何系,出自谁手就连现在养有这一系鸽子的成功鸽友们也不一定说得出所以然来,至于作出过程,大家也只是知道其西翁鸽的血缘。这个话题自然也是我重点访问的内容。
一九七五年,董先生按照惯例每年都要到沪上拜访自已的老朋友刘秀龙先生。席间说起李鸟与西翁鸽的一段佳话(指李梅龄借用王福元西翁鸽使本家鸽系得以改良)。有人说,这种配对组合虽说在竞翔性能和体质上有很大改善。但头形保持方面,很多马头(即现在我们说的嘴、鼻、脑门成一直线的欧式连线头)出现,而且有很多后代鸽眼较为混浊,一些(德国鸟)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