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公棚,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十几年前,由最初的石狮一家赛鸽公棚,迅速的向全国各地传播、漫延。至今为止,已经成为规模庞大的赛鸽群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大大小小的赛鸽公棚100多家,而数量最多的地区,非北京莫属,每年有20余家赛鸽公棚参与市场打拼。
众多的赛鸽公棚,为赛鸽运动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为广大鸽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赛鸽空间。但是,纵观各地的赛鸽公棚,大多为个体私营或合股经营性质的赛鸽公棚,存在着诸多不利赛鸽运动健康发展的弊病和隐患。为此,中鸽协下发了一系列公棚赛的规章制度。但是,从每年大量的赛鸽公棚竞赛规程和组织管理看,仍有相当一部分赛鸽公棚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监管部门对企业不规范的经营管理也是爱莫能助,赛鸽公棚混乱的局面愈演愈烈。
面对众多的赛鸽公棚,我们怎样区分、识别?笔者认为:首先要看举办的赛事是否按要求经地方协会和中鸽协审批注册;其次赛鸽公棚历年活动的诚信度如何;再次企业管理是否规范,竞赛组织是否如规程所说落实到位。简而言之,凡是违背中鸽协有关规定的赛鸽公棚,均有猫腻,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中鸽协明文规定“收鸽时间不允许超过60天”,而有些赛鸽公棚是90天,甚至120天。众所周知,收鸽日期延长,收鸽数量增多,经济效益就大。中鸽协明文规定“每天至少两次定时训练,每次训飞不能少于60分钟。必须按规程规定的次数和距离由近至远的进行训放。”这与鸽棚的存栏数是互相矛盾的。训放越多、距离越长鸽子的损失就越多、越大。有些赛鸽公棚为了蒙骗参赛会员、便于招揽生意、保证存栏数,就减少或减短训放次数和距离,允许送鸽百羽以上的大户,以决赛上笼鸽数付款。那么,在日常训练中飞失了的鸽子,赛鸽公棚损失的就不是一羽鸽子了,而是每羽鸽子所要交纳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参赛费。怎么办?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关棚饲养,减少训放,决赛数鸽付款”的办法,应运而生。一些鸽友为自己的鸽子一羽未失而欣喜若狂;但等决赛未见一根鸽毛归来,则哀伤不已。每年各赛鸽公棚竞赛规程中都打出了“执行中鸽协2002年审定的《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这面大旗,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