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中国信鸽信息网的“鸽友论坛”栏目,看到中国信鸽远程超远程赛制是鸽友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论题。为此大家争论异常热烈甚至激烈,焦点是这项已经显露淡漠的传统赛制,是否还有延续下去的必要。综观众人的见解,各有道理,发表自己意见之前,不妨先将各地鸽友的代表性看法整理转引,便于读者建立对议题的整体观,也为自己观点的来源和依据,做出事先的解释。
△ 某鸽友认为:超远程赛鸽是从中、短程快速鸽群体中逐渐培育出来的。
△ 某鸽友讲:从超远程赛鸽当中选育短程快速品系,十难获一;但从自己棚中的普通赛鸽中筛选快速鸽,成功率要大得多,尤其杂交选育成功率要高得多。
△ 有鸽友指出:曾经用飞轮系配詹森(父本),吴淞系配范氏詹森(母本),后代飞速快,且关关来,韧性足。比赛过程中撞电线毛损皮绽三天后艰难飞回,显示稳定性及速度指标都好。
△ 某鸽友说到:不能说超远程赛鸽只有耐力没有速度。虽然超远程的冠军鸽可能十天才归巢,但是开笼的第一天它们也能飞行700到800公里,这从超远程比赛放飞后,沿途抓获天落鸟的具体时间地点可较准确地推算出来。在传统的超远程赛鸽的故乡,如今远程赛鸽和中短程赛鸽的数量势均力敌,比赛时遇到特别恶劣的天气,老品系远程鸽能包揽比赛的前十名。
△ 另有鸽友发言:用中远程赛鸽往远程比赛方面靠拢,较容易得到超远程比赛的理想成绩。譬如在台鸽中选择看上去像远程品系模样的个体做种,后代也能从超远程比赛中归来。
△ 某鸽友现身说法:我专养欧洲种鸽的后代,各品系杂交育出参赛,几年来获奖杯近百。鸽友们到我家来做客,想看一羽赛绩鸽我经常都拿不出——都掉在复路的战场上啦,说明快的不稳。如果稳的想提速,加进中短程快速血统,快的欲稳,尝试加超远程血统,结果是既不快也不稳。
△ 某川籍鸽友直言:都说四川难飞,我从不用“国血”,同样在比赛中取得佳绩,在我周围许多鸽友都是这样做的,成绩均很好。但我并不反对使用超远程赛鸽举行远程超远程比赛,搞点特色未尝不可,尤其是在适宜的地域条件下。
△ 某鸽友性急:超远程赛鸽通常都是晚熟特性,培养周期过长,等具备了超远程比赛能力,放飞归巢了,自己也老了,最佳繁殖期已过。从超远程竞翔那点儿可怜的归巢率来看,超远程赛鸽至今并未形成品系,无稳定的遗传性。
△ 某鸽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谈看法:秋季比赛比较难打,我将远程血统掺进来,专打秋季比赛,还有多关赛和送公棚。尤其送公棚的组合中,要有耐恶天候的成员在内,但不能用纯国血,要适当掺进中短程快速的外血。
△ 某鸽友持折中主义:我认为真正能展示赛鸽实力的赛距为700——1000公里。300——500公里乃拼体力,长一点的距离对赛鸽是更全面的考验(但不是超长)。
谈点自己的看法:信鸽的祖先在未经人类驯化时,就应当具备远程定向归巢的本能。那时的远程,是比现在的超远程竞翔距离还要远的距离。凡经人类驯化的动物,不用或少用的能力,都呈退化的态势,如宠物狗的奔跑能力,宠物猫的捕鼠捕鸟能力等。有的固有能力在人类的长期训练诱导下,比野生时强化了,或者说保留完好,譬如工作犬的嗅觉和智商,赛马猎狗的短距离奔跑速度等。赛鸽本来应当与各种家鸽一样,因为定居而逐渐丧失远距离定向归巢能力的,但赛鸽始终被人类放飞,归巢的个体得以繁衍后代,这一支家鸽品种的定向能力始终处在运转使用状态,不能湮没,所以现代赛鸽远距离定向能力虽也有相当程度的退化,远不如祖先的功夫了,但较近距离的定向能力是存在保留的。被人类不断筛选强化的,是它们的飞行速度。同理,整个国际赛鸽竞翔的大气候大趋势是由长程向中短程回缩固定,正是由前面能力退化的总原因控制。以中国鸽坛为代表的超远程竞翔比赛和超远程竞翔鸽品系,是整个赛鸽群体中,相对具备较远程竞翔回归能力的极小部分而已。证据随手拈来——1000只看上去全部具备超远程归巢能力的赛鸽,在2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