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或附近“私训”,让赛鸽“记住”地形地貌及沿途“路标”,这是徒劳的。赛鸽放出后,根本不看也不必看什么“地形”,如果在司放地稳定的时间足够长,已经在笼中定准方向的赛鸽,出笼后贴地向巢区大致方向飞走,义无返顾。稳定期短或封闭式放鸽车不易定向时,赛鸽出笼后会拔高打盘头,那也不是观山景识路标,而是启动测向功能找感觉。我的看法这定向不一定完全依靠眼睛,如若阴天连太阳位置也看不准,眼睛此时只是管着别撞上障碍物,赛鸽归巢途中一直是“跟着感觉走”的,只是那感觉告诉它“快到家了”,它才定睛辩识地标准确寻巢。飞到家门不落冲过去了,那是因为心急发慌,或是“定睛”晚了错过了巢位。总之,完全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在起决定作用。长期家养不训或从未开训的幼鸽,虽然都有定向归巢的潜质,但突然参赛或远距离训放,都能造成不归或迟归。象小孩子从不出家门,未曾接触外界的人和事,一时外出,容易发懵找不到家,属于有这种能力没那个胆量,因紧张和受惊吓而迷途。因此训放的必要性在于训练其胆量,训练其见识,而非教它定向识路标。三、五十公里足矣,次数多一点无碍有利。只要出了家飞范围,便能训练胆量,促其使用识途本能,完全不必放很远,形式重要,距离次要。这个误区的纠正,直接为跳站的做法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合理减少训放次数和距离提供了理论根据。已经放过路的老鸽,尤其不必站站上笼训放,可有效节省体力及费用,有利于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国外六、七岁的成鸽仍能在艰苦比赛中屡创佳绩,除了鳏夫制,应当也有这个层面的原因。上海崇明岛鸽友多年实行“三站到五百”的训赛做法,为这种理论探索提供了极好的实践注解。
三、名血后代一定好用
名血或称铭鸽的后代一定好用的另一面解释,是如若不好用是你没遇到真正的名血铭鸽,只好自认倒霉,碰上了假货。小人物遇上这种结果,除了打掉牙往肚里咽外,别无选择。可为什么财大气粗的款爷,可以直接进入名鸽舍堂而皇之的直取铭鸽,且手续完备,货真价实,验明了“正身”,决无水货之虞。为什么直子直孙楞是不争气,兜头一瓢凉水浇灭了我等热切的期望之火?老子英雄,儿子不但不是好汉,反而成了“混蛋”,这如何解释?笔者有两种不敢称成熟的看法,权充分析推断。第一我们得到货真价实的铭鸽,对它们的认识过于朴素唯物主义了,对遗传学的认知简单地理解为1+1=2,不允许有变化,不相信有变化,不容忍有变化。老子什么样,儿子必定也得是什么样,只准超过不许逊色,没有道理的。“龙生九子,九子九样”的古训此时早已忘到耳朵后面去了。
德国牧羊犬(狼狗)每窝产仔数高于普通家犬,往往多达8——12只幼崽,民间有“七狼八虎”之说,意即每窝的第七只第八只幼犬将来最为凶猛优秀,同时也说明同窝的其余幼犬相对平庸,总之这个说法体现了差别。同窝仔兔,有的出生20天就能自行跳出高高的巢箱,外出活动,有的从巢箱里拿出来也只会趴在地上不会走,差异很大。一对种鸽一窝繁殖的两只幼鸽,长大后甲鸽放到千公里归来并取得不错的名次,乙鸽赛前200公里训放都不能归巢,相信大家都碰到过这样的事例。鸽子的染色体有80条,其中40条来自父方,40条来自母方。雄鸽的带有40条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时,释放出的遗传组合信息方式有数百万种之多,雌鸽方面也相似。由于遗传基因的数目十分庞大,任何一种组合方式都有发生的可能,完全的复制性遗传几乎不可能发生。只容许1+1或1—1(儿子=父亲)那是做不到的。遗传毕竟不是复制和复印,即使“克隆”也难说结局完全相同,还有“此一时彼一时”呢!不能急功近利,是玫瑰总要开花的,以待时机。相信你的铭鸽,功到自然成。不能见了头巢蛋,先行许下愿,猛将不一定出在哪一窝,不一定哪一枚蛋是最佳遗传组合。开玩笑打比方:秦王李世民行二,按照“规矩”,他连太子也不是,怎么可以当
皇帝?偏偏他的才能远在包括太子在内的诸皇兄皇弟之上,他最终“非法”即位,引出中国封建社会辉煌高峰之一的“贞观之治”。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连续剧《雍正皇帝》,也体现立才子而非立太子的选拔标准。给铭鸽一个全面发挥的机会和时间段,其后裔达到一顶数目,在“量”中选“质”是一种概率的含义,成功把握大。
第二不要片面理解有些文章的内容,使之对自己形成误导。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