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夜航训练对白天上班没有时间训赛鸽的鸽友有利,笔者认为这是夜航训练最具备基本说服力的论据,刘铸先生并没有夸大夜翔训练的作用,而是实话实说,符合条件的鸽友尽可以试训。
另外一“黑”,原理也是差不多的。乃上海养鸽老前辈丁培新先生介绍,见诸于互联网上的某赛鸽网站。大意是丁老的鸽子,经过训练,能在全黑的条件下,在自己的鸽舍里进食。丁老引申这种训练的效果,说此举的意图是训练超远程的赛鸽,在漫漫征途上可以晚上觅食。丁老的愿望是好的,相信他的赛鸽经长期训练后,确实能在黑暗中进食,前提必须是在赛鸽完全熟悉的自家鸽棚,那食槽也得放置在固定的位置。此消息未能证实真伪,不过根据前面对“本能”的分析,倘若确有其事,丁老的愿望还是要落空的。在(超远程)归巢路上的赛鸽,无论最终能否归巢,确信都会顽固地坚持在白天觅食、飞行,即使白天没有填饱肚子,夜晚也仅仅是择高地栖息,不会降落草丛中悉悉唆唆地找寻籽实充饥果腹。退一万步说,倘真有于黑夜觅食者,且掌握了黑暗中的觅食高招,那傻鸽早已被野牲口拿下,狂噬不贷,吃“黑食”的绝招,是决然遗传不下来的。一家之言,引玉之砖。盼望大家的讨论、争论和广泛的批评指正,因为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实践型的科研命题。
(完稿于2003/6/7)(修改于2003/6/11)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