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在未经人类驯化家养前的岩鸽时期便是如此,而且我们应当相信,在汰弱留强大自然中形成的这种雌雄分工的不同,绝对是生存的必要,自然状态下生存的岩鸽(原鸽)能够获取的食物,较人工家养状态相对匮乏,雄鸽唯有不参与抱巢才能有足够的时间,飞行到离巢居地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经人类家化驯养1000多年的赛鸽,虽然因食物来源有了保证,从而改变了抱巢期内雌鸽由雄鸽哺喂的习惯,但雌鸽依然保留着除中午12:00——14:00左右到巢外“放号“,由雄鸽接替外,其余时间仍由雌鸽独揽抱巢任务的习性。
家鸽祖先岩鸽及候鸟一类,每年春季多迁于地球南北温带中北、中南地带发情育幼。以我们生活的北温带为准,一般约在早6:00(北京时间)到晚20:00左右能见度可以允许鸟类飞行,我们惊奇的发现,除去中午12:00——14:00雄鸽必须赶回巢穴接替雌鸽的大约两个小时以外,正好在上午和下午都有相同的6个小时时间允许雄鸽以巢居地为圆心进行多向觅食。以现在国内外赛鸽分速来看,多半集中在1000米/分——2000米/分,但不排除最低的只有几百米/分 ,最高的能达近3000米/分(笔者孤陋寡闻),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我们客观的取一个1500米/分,接下来可以轻易的得到一个数学公式:1500米/分╳60分/小时╳6小时=540公里,也就是说雄鸽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可以飞行540公里往返路程,换言之,可以飞到离巢居地270公里远的地方,当然雄鸽觅食过程中不会一直在飞,除去找到食物源进食的时间,大约可以到200——250公里的地点觅食,觅食的过程中不一定飞直线或非要飞到极限允许的200——250公里的地点觅食,而是讲赛鸽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流淌在血液里,锁定在生命基因中,我们暂且称之为“求实觅巢”功能。
有吃不能缺“穿”(温度)
“翩翩堂前燕,春去秋来见”是我国古代文化对候鸟类定向迁徙现象的发现与写照。家鸽的祖先岩鸽同雁或燕一类候鸟同样具有春南秋北定向迁徙的习性,究其目的是为了保持生活环境的相对恒温,因此讲长距离择向移动的“本事儿”是岩鸽遗传基因中固有的,经人类将其中此能力更强、更明显的个体一代代筛选、繁殖、定型,为我所用,仅此而已。此说好象否认了古今中外诸多醉心于此项运动的朋友所付出的劳动,但事实就是如此,现实中不乏例证:鸬鹚善捕,因而为渔人所用;猪,饲料补偿率高,因此成了主要的肉食来源;狗,本性忠诚,嗅觉灵敏,因此成了护家犬,然后派生出警用、军用犬。如果非要讲人的功劳,顶多是让需要的这项功能更为“凸出”一点,顺水推舟,因势利导罢了。我们暂且将岩鸽这种冷了往南,热了奔北的长距离定向移动的“本事儿”叫作“求温(度)觅向”功能。
就在“半梦半醒之间”
综上所述,“求食觅巢”功能负责大约250公里以内的归巢问题,“求温觅向”功能负责远距离归巢问题,300公里附近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以出现了“盲区”。
且慢!逻辑中好象出现了漏洞,说300公里超出了250公里以内的“求食觅巢”功能是可以的,凭什么说300公里不在“求温觅向”功能的范围里,多少距离才算长距离?不能蒙混过关!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赛鸽归巢之迷作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与猜测,大体有磁力、太阳、气味、光波、声波、生物信息……,或上述综合,但至今并无定论,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要旨。但无论上述哪一种机理让鸽子找到巢,都说明放飞地同巢居地之间该机理的指标发生了量的变化,而这个量的变化大小足以能够让鸽子感觉的到,而引起这个变化的量大小的原因,只有方向与距离,全国各地反映300公里不好飞,并没有明显的方向特征,因此原因只可能是距离,笔者粗浅分析:300公里造成归巢机理中某项指标变化的量,还不足以让鸽子感觉得到,在此处鸽群一经放开,无法快速的定向,有经验的老鸽在无法明确方向前一般不会乱飞,而是长时间的“打盘头”,而幼鸽一般冲劲儿足,误打误撞(这也是幼鸽在中短距离比赛较易出高分速的一方面原因)。但无论老鸽、幼鸽只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懵”准了方向,进入250公里以内的圈,凭借“求食觅巢“功能快速归巢。二、飞反了方向,进入“求温觅向”功能范围,感受到南辕北辙,调头再飞。三、这种最惨,它们“稳”,没把握的活儿不干,就象有经验的老鸽遇到前方有雨区,不是硬冲,而是在雨区边上反复徘徊等雨停,固而最易“脱班”。当然,鸽子归巢途中还受跟群性、离山性、向远水性、高海拔向低海拔性、趋光性等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