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白:登陆“久违了”的中国信鸽信息网,已是“龙”隐马沸。数位作者(尤其是新作者)、读者咸大作或小议,另在下耳目不觉一新,精神亦因之一振,打今儿起,谁个还敢笑我捣鼓鸽子的圈子里无人?!作者水平的上升,无疑仰仗读者的鞭策;读者品味的提高,有作者潜移默化的诱导。赛鸽网站的适时出现,较之传统的媒体无疑能够更迅捷的促成二者的互动,交流中更多的是“英雄所见略同”,难免也有是非之辩,曲直之争。实际上,客观的商讨较之无原则的溢美更有助于双方一起向真理的方向挪动,但没有理论与数据支撑的粗鄙指责,只会为大众所不齿乃至啐弃。个人得失事小,竞翔理论交流(提升)事大,而健康的互动生态,须由“键盘上的指头们”共同呵护。
2001年12月4日上网的南昌大阳先生的《500公里真得好于300公里?》,还有湛江的为的是先生的《300公里是否有盲区》两篇大作,皆对300公里盲区进行了探讨,并引发了诸多朋友参与,二位先生针对盲区存在与否提出的几点颇具逻辑的质疑,正巧也是笔者早先在《奥运赛鸽》杂志(总第七期)行文探讨“盲区“问题的几个基点,现将原文录下
删掉“盲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条件向好,鸽友手中的种鸽、饲养条件普遍有了较大的提升,平原地区500公里高分速归巢已普及,1000公里当日到也不是啥稀罕事了。哪象前几年,有两只500公里归了巢,脸面上便有了光彩,说话也总压抑不住地粗声嗡气。按照我们常规的逻辑,既然500公里高速归巢已不值当说道,那么500公里以下的400、300、200、100公里更应该不在话下了?现实往往是诡异的,答案却并不整齐划一,偏偏还有300公里这一“高门坎儿”,国内外诸多公棚、地方赛的统计数字都显示了这一特点。笔者一贯以为:既然都飞不好,谈别人莫如说自己,赛鸽飞300公里较500公里分速低、归巢率低,还更疲劳,笔者深有体会,但这一规律绝非笔者归纳总结,就是一三、两年“鸽龄”,五、七回比赛经历的初友,用了心也能感受得到。原因何在?笔者为此翻阅了上个世纪国内鸽刊问世以来,所有能见到的杂志及部分舶来资料,少有几篇文章涉及此问题,但凡涉及的文章无一例外的指证:以巢地为中心的大约300公里为半径的圆形环带上有一个神秘的难归巢区域,称失向区、迷向区,叫“盲区”的更多。但为什么比300多点儿的400 ,少点儿200盲得少,或根本不盲,偏偏盲在300公里上?个中道理却少有人涉及。《奥运赛鸽》杂志真诚为鸽友服务,有的放矢(编辑工作中收到太多关于300公里放不好的咨询),委拖我行文探讨,受宠若惊后,蚍蜉撼树般自不量力了。
“鸟为食忙”
《中华信鸽》杂志98年第六期P38页鸽界趣闻栏目,登载颜军先生一则报道,为不耽误读者宝贵时间,“去肉留骨”简述如下:邻居马叔,有鸽一对,下蛋抱巢,正期出壳,始哺鸽乳,乳闭哺大食,雌不再独立进食,向雄讨哺,雄哺之,然后双双喂幼,月余,小鸽正期出巢,老雄瘦如马,雌壮似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上述现象?一切生物个体出现明显不同于群体的体征(后天伤害除外)、习性,无非基因突变或返祖两种可能,我经过思考认为是返祖,请注意,颜军先生陈述的怪现象是雌雄共同演绎的,如仅仅一方基因突变,欲哺或欲讨的要求多么强烈,另一方未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生命基因与生命历程中均没有这种记录),怎么也不会就范,而两个个体同时、同地发生同样的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太低,以零计算也不过分。说是返祖倒讲得过去,一方返祖迹象明显,而另一方生命基因中有这样的记录长期不用而处于隐性,在一方欲哺或欲讨的强烈要求下慢慢的找到感觉。我们家庭笼养鸟中最为普及的,要算原产于澳大利亚的
虎皮鹦鹉和原产于非洲的牡丹鹦鹉,他们至尽依然保留着抱巢期内,雌鸟专司抱巢而由雄鸟哺喂的习性。笔者姑且武断的讲,赛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