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穿鲁缟。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后期的比赛都出现了同时落棚的现象,且一旦如此,便同冠军无缘了(但保证进名次),关于此问题笔者有幸直接、间接的耳闻台湾个别教练的观点:同时落棚,才算训到了火候。的确在台湾同时落棚可以插组整齐,奖金丰厚。但笔者始终如一以为:此乃飞疲了的表征。不同的品系,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巢态,不同的体形结构(风洞力学指标),相同的天候,出现了相同的飞速,无疑说明其中有个体没有充分发挥。还是那句话:不同的赛制要求不同的思考。
一个赛季的实验,让我对于训练有了全新的认识:过去我们四向训,扇形训,为得是让鸽子熟悉棚巢周围的环境 ;一点一点的加距离,为的是让鸽子记道儿(地表大形标记),孰不知,鸽儿天生不靠记道儿!能飞多远的距程,精虫穿透卵细胞壁的刹那间已经定格,不是那块“料”,从北京到淇县设500个训放站,还是会丢在“内存”的那个距程。训练的目的(作用)到底是什麽?第一、训练是调节选手状态的一种方法,类于寡居、鳏夫、孵抱……,刺激刺激而已。第二、训练是对选手体能的锻炼,效果取决于延飞总量与疲劳恢复的配比,科学的确定总量后(过犹不及),低频大距不如中频中距,中频中距不如高频低距。
井底之言,偏颇难免。
2001/7/10
投稿人姓名: 郑云涛
联系电话: (0531)5988323
本站在此对郑先生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