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四处飞翔的家鸽现在变成了受人控制的“机器人鸟”。CFP供图
“机器人鸟”按指定口令飞行的示意图。CFP供图
世界首例“机器人鸟”近日在我省出世——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一项成果使家鸽“听懂”了人话。2月26日,记者在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看到,一只头上戴着微电极的家鸽,按照研究人员发出的计算机指令,准确完成了起飞、盘旋、绕实验室飞行一周后落地的飞行任务。将来走出实验室后,可用于搜救探险。
图为该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苏学成教授(左)与“机器人鸟”在一起。图中红圆圈为植入家鸽脑中的微电极。CFP供图
26日上午,记者来到“机器人鸟”的家——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在学校机器人研究中心顶层,见到了一群在此生活的“机器人鸟”。
微电极,
直接植入脑神经
鸽笼里,大约有四十多只鸽子,有家鸽,也有信鸽。指着其中几只头顶有红色突出物的鸽子,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就是中心研发出来的“机器人鸟”,头上的物件就是它与普通鸽子最大的区别。研究人员打开鸽笼,正在栖息的几只“机器人鸽”看到记者手中的照相机,立刻咕咕叫着四处躲闪,看上去,其敏感的反应与一旁的几只普通信鸽没有什么不同。
“机器人鸟”研究项目小组成员、山东科大机器人研究中心刘小峰博士介绍说,之所以称其为机器人鸟,是因为在这些鸽子的脑部通过手术在特定的神经位置植入了微电极,这个红色的类似于鸡冠状的东西是用于固定用的牙科水泥。实验时,再将一个微刺激发生器插入鸽子头部的电源,电脑发出指令,鸽子就可以根据指令做出相关的动作。而平时,这些鸽子就如同普通的信鸽、家鸽一样在鸽笼里生活,甚至繁衍后代。前不久,一只“机器人鸟”就在这里孵出了一只小鸽子。
在实验室,刘博士还向记者虚拟演示了手术的大致过程。先给鸽子麻醉,去掉头顶一角硬币大小的一块头皮,再开颅,将微电极植入。植入的位置根据需要而定,都是特定的神经核团。最后用牙科水泥加以固定。术后经过7天的康复,这只准机器人鸟就随时可以投入实验了。
听指令,
沿着红线走“8”字
研究人员介绍说,从2005年年底,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开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器人鸟”的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中,先后有四百多只鸽子参与了实验。目前,在人工施加的电脑编码指令下,机器人鸟已经可以做前行、左转、右转与强迫起飞等动作,实验已经成功。
由于时值寒假,该项目研究小组的成员还没有到齐,在场的研究人员无法现场演示指挥“机器人鸟”做动作,但是记者通过录像,看到了已经连接上微刺激发生器的几只“机器人鸟”的表演。
记者看到,几乎是在计算机发出指令的同时,头戴“红冠”的“机器鸽”便开始进入状态:研究人员在电脑上点击强迫起飞的信号,头顶着闪烁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