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孵化前准备:(1)制定孵化计划,如几天入孵1次,把费时费力如码盘上蛋、照蛋、出雏时间错开,不要放开同一天进行。(2)检修孵化机,准备相应机器配件。
2.种蛋入孵:(1)种蛋入孵前在25℃条件下预热4小时左右,消毒。(2)种蛋码盘应横向卧放在盘上,蛋盘编号注明日期。(3)入孵时间最好在下午16点钟以后,以保证大批出雏在白天,这样工作起来比较方便。
3.日常管理:(1)随时检查温度,温度表要经过校对,发现不正常要及时换。(2)检查湿度,机内水盘上如有浮毛要及时捞出,水盘中加水应加热水,有利于维持机内湿度。(3)观察机器运转情况,摸机轴部位是否发热烫手,机器轴定期加油。(4)种蛋孵化应进行3次照蛋,一照是第7~8天,二照是第15~16天,三照是第27~28天。但在实际孵化生产中只进行一照,目的检查出白血蛋。二照、三照一般进行抽测,二照看蛋小头尿囊是否合拢(封门),三照是看胚胎发育是否有闪毛、影子晃动。以便调整孵化温度、湿度。(5)胚龄28天左右将蛋移入出雏机内,适当降温,增湿,停止翻蛋。(6)胚龄30日时开始大批出雏,大约每4小时打开一次出雏机门拣出一次鹅雏,并取出空蛋壳,防空壳扣到其他胚蛋上影响出雏。后期对出雏有困难的胚蛋适当进行助产,即在啄壳处打小孔,随啄壳情况逐渐扩大,但一定不能弄破尿囊引起出血。出雏完后,清洗机器内蛋盘、地面、清理物品。(7)停电紧急处理,胚龄短的应闭门减少开门、停止照蛋等,但要适当开门通风,拉蛋架车前后活动代替翻蛋,胚龄大的应开门散热、扇风。
(五)孵化效果检查
尽管孵化过程中有严格温、湿度电脑控制,但由于天气、室温、照蛋开机门时间长短、水盘加水温度等原因,也可能会出现小问题。可通过孵化效果检查,进行适当调整。
检查方法,主要通过照蛋,其次是蛋重变化、出雏时间和死胚蛋剖检来检查。
1.照蛋:一照时如有70%以上胚蛋达不到起先标准,死胚较少,说明孵化温度偏低;如有70%以上胚蛋发育太快,少数正常,死胚蛋超过5%,说明孵化温度偏高;如胚蛋发育正常,而弱精和死精蛋较多,死精蛋中散黄粘壳的多,则不是孵化问题,而是种蛋保存或运输问题。如胚蛋发育正常,白蛋和死胚蛋较多,则可能是种鹅公、母比例不当,或饲料营养不全等原因。二照时如蛋的小头尿囊血管有70%以上没合拢,而死胚蛋又不多,说明是孵化7~15胚龄阶段孵化机内温度偏低;如尿囊70%以上合拢,死胚蛋增多,且少数未合拢胚蛋尿囊血管末端有不同程度充血或破裂,则是孵化7~15胚龄期间温度偏高;如胚胎发育参差不齐,差距较大,死胚正常或偏多,部分胚蛋出现尿囊血管末端充血,说明孵化机内温差大或翻蛋次数少,角度不够或停电造成的;如胚胎发育快慢不一,血管又不充血,则可能是种蛋保存时间长,不新鲜所致。三照时如胚蛋27天就开始啄蛋壳,死胎蛋超过7%,说明是孵化第15天后有较长时间温度偏高;如气室小、边缘整齐,又无黑影闪动现象,说明是孵化第15天后温度偏低,湿度偏大;如胚胎发育正常,死胚蛋超过10%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2.蛋重变化:随胚龄增加,代谢加强,水分蒸发,蛋重逐渐减轻。
3.出雏时间:正常出雏时间是30.5天,出壳持续时间(从开始出壳到全部出壳为止)约40小时,如死胚蛋超过15%,二照时胚胎发育正常,出壳时间提前,弱雏中有明显的胶毛现象,说明二照后温度太高;如果死胚蛋集中在某一胚龄时,说明某天温度太高;如出雏时间推迟,雏鹅体软、肚大,死胎比例明显增加,二照时发育正常,说明二照后温度偏低;出壳后蛋壳内残留物(废弃尿囊、胎囊、内壳膜、浆膜)如有红色血样物,说明温度不够。
4.死胎蛋检查:煮熟剥皮,如有部分蛋壳被蛋清(门)黏连,说明尿囊没合拢,是孵化前18天以前出的毛病,如果整个蛋壳都能剥离,则是孵化后期的问题;如果死胎浑身白、蛋白吸收不好,则是孵化20天前温度偏高,如果啄壳处瘀血,是出壳的温度偏高,有时雏鹅脐有黑色血块,有的喙已伸出壳外,卵黄外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