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aa)×P2(AA)→F1(Aa),F1全部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杂交优势强而且整齐一致。
F2的基因型分离为三种:1/4AA;1/2Aa;1/4aa,纯合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各占一半,只有杂合基因型个体表现杂交优势,另一半纯合基因型个体的性状趋向双亲,不表现杂交优势。F2群体的杂交优势和整齐度比F1明显下降。一般只利用F1的杂交优势,F2不宜继续利用。如果F1的基因型具有两对杂合位点AaBb,则F2具有9种基因型,其中有4种纯合基因型AABB,aaBB,AAbb和aabb,各占1/16,即共有1/4的双纯合体。其余的基因型均为杂合体,其中双杂合体占1/4,单杂合体占2/4。
④、隔代遗传
F1基因型的杂合位点越多,F2群体中的纯合体就越少,杂交优势的下降就较慢。一般杂交的F2群体内再进行自由繁殖,如不经过选择和不发生遗传变异,其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不变,F3基本保持F2的优势水平。假若进行近交,则后代基因型中的纯合体将逐代增加,杂合体将逐代减少,杂交优势将随近交代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直到分离出许多纯合体后再杂交,将再度出现杂交优势,这也是隔代遗传现象的原因。
3、杂交的度量方法
①、中亲优势:指杂交后代(F1)的某一目标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P1与P2)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当F1值小于HP值而大于双亲平均值(MR),称为中亲优势或部分优势。
计算公式:中亲优势=[F1-(P1+P2)/2]/[(P1+P2)/2]×100%
②、超亲优势:指杂交后代(F1)的某一目标性状的平均值与高值亲本(HP)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当F1值大于HP值,称为超亲优势。
计算公式:超亲优势=(F1-HP)/HP×100%。
③、负向超亲优势:指杂交后代的某一目标性状表现出超低值亲本(LP)的现象。如这些性状也是杂交优势育种的目标时,可称为负向的超亲优势。当F1值小于LP值时,称为负向超亲优势或负向完全优势。当F1值小于MP值、而大于LP值时,称为负向中亲优势或负向部分优势。计算公式:负向超亲优势=(F1-LP)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