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雪雁等的总称,属大型候鸟,是我国重要的水禽之一,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雁肉蛋白质含量高,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蛋富含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具有极高的滋补保健功效,是传统的上等野味珍品。其羽绒轻软,保暖性好,可作服装、被褥等的填充材料,较硬的羽毛可制成扇子等工艺品。近年来野生大雁日趋减少,人工驯化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可以有效保护这一优良品种。
一、大雁种蛋的人工孵化
1.种蛋消毒。种蛋产出后往往被垫草和粪便污染,表面有少量细菌,30分钟后细菌便可通过壳孔进入种蛋内部。因此应及时对种蛋进行消毒。先将种蛋放入消毒柜内,按每立方米28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和14克高锰酸钾备好药品,将福尔马林倒入玻璃或搪瓷容器内(由于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所用容器的容积要较所用福尔马林的体积大5倍--7倍),然后倒入高锰酸钾,关闭门窗,数分钟后,甲醛蒸汽溢出,12小时--24小时后打开门窗,放出残余气体,将种蛋移入贮藏室。
2.预热。孵化前对种蛋进行预热,可使胚胎对外界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防止种蛋出汗。先用高锰酸钾或菌毒杀、百毒杀等药物按说明配成所需浓度,将种蛋在药液中浸泡3分钟--5分钟,捞出晾干,放置在孵化室内预热6小时--8小时。
3.孵化管理。①温、湿度的控制。整批入孵的种蛋,以变温孵化为主,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30℃--37℃,前高后低逐步降温;分批入孵的种蛋则采用38℃--38.5℃的恒温孵化。湿度的控制原则为两头高,中间低。1天--3天保持65%--70%,4天--28天控制在60%--65%,29天--31天提高到70%--75%。此外,在保证正常温、湿度情况下,尽量通风顺畅。②翻蛋、照蛋与凉蛋。自动翻蛋的孵化机每2小时翻蛋一次,手动或采用土法孵化时每3小时--4小时翻一次,翻蛋角度为45度--90度。大雁种蛋在整个孵化期内需进行三次照蛋。第一次在孵化后第5天进行,拣出无精蛋和死蛋。第二次在第10天进行,拣出死胚蛋,并及时查明原因,调整孵化条件。第三次在第26天进行,主要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决定落盘时间。机器孵化每天定时打开机门两次,孵后16天还要将种蛋从蛋盘架上抽出2/3左右进行凉蛋,凉蛋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土法孵化可通过减少覆盖物,增加通风量等方法凉蛋。
4.助产。大雁种蛋蛋壳较厚,雏雁的破壳齿不是很锋利,有些幼雏不能正常出壳,因此在出雏期间应适时助产。将尿囊血管已经枯萎,内壳膜发黄的胚蛋用剪刀等在蛋钝部轻轻打开,拨开蛋壳1/3左右,并用手将雏雁的头轻轻拉出,放入出雏器内令其自行出壳。
二、雏雁的饲养管理
雏雁是指从孵出到满1月龄这一时期的幼雁。这一时期是人工驯化的关键阶段,同时因雏雁消化机能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需精心饲养管理。
1.温度与密度。初生幼雁畏寒怕冷易聚堆挤压造成伤亡,因此必须保持合适的温度与密度。1日龄--4日龄保持30℃--28℃,每平方米20只--25只;5日龄--14日龄保持27℃--25℃,每平方米15只--20只;15日龄--30日龄保持24℃--18℃,每平方米10只--15只;30日龄以后即可脱温饲养。
2.饮水与饲喂。雏雁第一次饮水又称潮口,雏雁出壳后12小时--18小时,在水盘内放入2厘米--2.5厘米深的0.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将雏雁放入水中自由饮水3分钟--5分钟。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料为浸泡好的碎米掺切碎的菜叶,也可以是拌潮的配合饲料加菜叶,其比例为1:2--3。雏雁所喂青料一定要新鲜、洗净、切细;精料宜软不宜硬,但不可过黏。1日龄--3日龄将饲料撒在报纸或塑料布上任其自由采食,每天给料4次--5次,4日龄以后可用料槽饲喂,每天给料6次--7次,并将青饲料的比例提高到70%--80%。21日龄以后,雏雁消化能力大大增强,可适当掺喂一些粒料或碎玉米。雏雁饮水量较多,应保证全天不间断供水。
3.防潮防病。潮湿的环境往往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育雏室必须宽敞明亮,光照充足,通风顺畅。垫料要清洁干燥无霉变,用具经常清洗、晾晒、消毒。运动场要天天清扫,保持卫生。还可在饲料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