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个最终的宿夜地点,也是本能告知它们应当选择何种位置,何种地形,证据是:一个月龄初出棚的幼鸽,当晚回不了家的,总是站在一片建筑物的最高处,周围还要开阔无障碍,谁训练过它?赛鸽及其祖先自古以来就是昼行夜宿,训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本能。即:在自己巢房附近被迫养成夜翔习惯的赛鸽,于竞翔途中,仍然会依照其本能行事,如果当日不能归巢,也不会甩下众多宿夜的伙伴,凭训练“成果”继续自已的归巢飞行,最终提前归巢。它更大的可能是在自己与生俱来的本能指导下,趁夜色尚未降临,选择一处相比之下最符合祖先遗传下来的,“野外宿夜安全位置示意图”的地方休息。夜翔训练仅涉及某一棚鸽子,训练日期有限,傍晚择地安全栖息是所有鸽子的本能,存在千百万年了。夜翔的性质是家飞,夜晚不离棚舍左右,竞翔是上路,通常在白昼,于遥远的地方进行。况且,预料不会有赛鸽组织施行科研性质之外的正式夜间比赛,即使某地有若干鸽棚施行了夜航训练(都这样干不可能),当地的鸽会也不至于开辟专门的夜间比赛项目。既然训练不能改变本能,也就是说夜航训练不能提高鸽质,甚至也不能直接提高白日的竞翔成绩,所以从根本上分析和预测,笔者的结论是:夜航训练不太具备直接使用价值,当然,这种方式也就不存在广泛推行的前提了。
毕竟,刘铸先生的鸽群能在黑暗中飞行好几个小时!这件事实本身的价值在于它的科研性质,笔者佩服的是刘铸先生敢为天下先的试验气魄,中国人里头比较缺乏这样的首创精神和实干风格,因此即使在鸽界,这种实验也富有启发性、导向性。笔者也100%相信事实确实是这样的,飞行时数连分秒都是真实的。既然是事实,为什么讲不太具备价值呢?首先,无论飞行多长的时间,夜航鸽群在降落时,必须有灯光指示踏板位置,即使刘铸先生的文章这一点说的不是太明确,不是很直截了当,笔者坚信事实也是这样--证明鸽群并没有夜航眼或曰夜视力,真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光线的,此其一。哺乳类动物夜视力通常都相当好,譬如猫和狗,以及狐、狼等,不是训练的,是天生的,它们白昼视力仍然很好,鸟类中夜视力好的几乎没有,大概仅有猫头鹰是例外 。也就是说,训练不能短时间改善或激发夜盲动物的夜间视力,此其二。蝙蝠没有“眼力”,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它们不但能在夜间捕食个体极小的蚊虫,还能准确地返回自己白天所居的洞窟巢穴,还能精确定位,倒挂在自己熟悉的岩壁位置上休息,什么道理?——总有视力之外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动物确定方向和具体位置的,老天爷还不让瞎眼的家雀饿死呢!此其三。不少赛鸽也能在黑暗中准确地飞进自己的巢格,你去巢中捕捉某一羽赛鸽,忽然发现它已经不在自己的位置上了!打开手电筒找,发现它已经趁黑暗溜到一个隐蔽处躲藏起来。各地竞翔活动中,总有赛鸽夜间归巢,经常的见诸报道,而夜间归巢鸽往往站在鸽棚屋脊上或者门口的踏板附近等待天明。为什么已经摸黑到家却不进棚呢?原因还是在于视力!也就是说赛鸽于黑暗中凭借视力以外的功能定位,回到自己的巢棚,但却不能在黑暗中凭视力找到进棚的通道。德国科学家所做的著名“毛玻璃”实验,证明赛鸽眼睛看不清楚景物时,仍能凭借另外的定位功能飞翔百里回到自己的巢棚附近,那是在白天,或许,赛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太阳的位置,而夜晚,赛鸽的那种非视力定位功能依然存在,依然可用。但是没有了太阳,笔者认为其功能将大打折扣,否则,白昼未归的赛鸽将在夜晚大面积归巢而不是现实中凤毛麟角的特例。悬念应该都迎刃而解了:赛鸽非常熟悉自己的棚舍,黑暗中能依靠感觉和平时培养的分寸感,准确飞回自己的巢格和摸索着找到白天无数遍观察过的缝隙,躲避主人的捉拿。刘铸先生的鸽群,就是在主人的强制下,被迫启用自己的非视力感知功能,在黑夜中结群飞行(单羽或极小群不能考虑),前提是在自己巢棚周围兜圈子不能远离。因为鸽群对自己居住的巢棚有极强的确认辩识判定能力,对棚舍周围地域以及上空有极为熟悉、极为成熟的感觉,不少受伤和被剪掉羽条的鸽子,步行跋涉也能回到自己的家。因此,无论怎样训练,刘铸先生的鸽群,或者后来也参加到夜航训练活动中来的别人的鸽群,无论飞多久,无论飞多高,无论盘旋多少圈,只能围绕自己的巢棚转,而不能夜间“上路”,此其四。
与其使用颇费精力的夜航训练锻炼鸽子的体能、耐力,何如在白天想方设法训练赛鸽长久家飞?不是一样起到训练作用吗?刘铸先生在文章中解释了这种差别,谈到夜航训练对白天上班没有时间训赛鸽的鸽友有利,笔者认为这是夜航训练最具备基本说服力的论据,刘铸先生并没有夸大夜翔训练的作用,而是实话实说,符合条件的鸽友尽可以试训。
另外一“黑”,原理也是差不多的。乃上海养鸽老前辈丁培新先生介绍,见诸于互联网上的某赛鸽网站。大意是丁老的鸽子,经过训练,能在全黑的条件下,在自己的鸽舍里进食。丁老引伸这种训练的效果,说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