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的选种与选配一直是赛鸽运动爱好者十分重视和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赛鸽竞翔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不惜重金从国内、国外引进具有优秀竞翔成绩的鸽子,作为基础种鸽培育下一代竞翔鸽。有的爱好者通过引种和培育,获得了较好的竞翔成绩,而相当一部分并没有获得意想中的效果。在选种与选配的过程,某一特定地区获得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其他地区时,可能效果并不佳。这为我们进一步对赛鸽的选种与选配的研究提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赛鸽的选种与选配从理论上研究,实践中指导,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随着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动物遗传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通过不同学科的有机结合,在解决赛鸽选种与选配的理论研究中,起到了指导实践的作用,并且继承和发展了赛鸽选种与选配的基础理论。
本文依据赛鸽竞翔运动特点,以科学生理学和心理学原理,探讨赛鸽选种与选配的理论依据,供广大爱好者和从事赛鸽运动科学研究者参考。
一、赛鸽竞翔运动特点从根本上把握赛鸽竞翔运动特点的内涵,是掌握赛鸽选种与选配的前提条件。选种与选配是根据赛鸽适应与不适应竞翔要求而作出的一种选择,然后根据赛鸽的具体表现,挑选出更加适合不同竞翔距离和适应地理环境及天气条件的子代鸽,继续加到选种与选配的行列之中,以便培育出更为优秀的赛鸽。我们从运动科学研究的角度,认为赛鸽竞翔运动的内涵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第一,是什么原因促使赛鸽从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外返巢?凡是参加过赛鸽竞翔运动的爱好者都知道赛鸽具有定向导航的能力,但是我们首先应弄清楚赛鸽表现出来的这种定向导航的能力是出于什么动机来实现的。最近的研究证明,赛鸽在竞翔环境条件下的情绪作为返巢的动机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赛鸽由于视觉能力高度发展,它们对形式的敏感程度远比其他动物强,遂使它们的行为易受视觉情绪的影响。赛鸽出生后的视觉敏感期内,对棚舍内外环境具有视觉“印记”特点,因此非常优秀的赛鸽对于获得“印记”的环境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它们在已经熟悉的环境中(特别是它们已经占据的巢位)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陌生的环境中(如竞翔地的陌生环境)产生紧张和恐惧的情绪感受。赛鸽的情绪作为返巢的动机力量,就是它们为了摆脱环境条件刺激产生的紧张或恐惧的情绪,必须启动自身的导航系统,判定正确的返巢方向而表现出来的返巢行为。情绪作为动机的功能,是由伍德沃斯(R.wood worth)率先引入心理学。他的研究认为,在指向特定目标活动中(指赛鸽竞翔时定向导航的返巢行为),最初的刺激(指竞翔返巢途中环境条件刺激)激发有机体释放一种能量(如赛鸽由视觉条件刺激产生的紧张情绪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能)。因此赛鸽的导航系统的功能得到启动,表现出定向导航的返巢行为,动机涉及赛鸽返巢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赛鸽返巢后,竞翔环境条件刺激产生的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这就是情绪动机解释赛鸽竞翔返巢的理论依据。
但是,赛鸽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神经活动类型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即使是在相同的竞翔环境条件刺激作用下,赛鸽表现出来的情绪维量极的差别也很大。如有的赛鸽表现出一般性质的紧张极,而有的可能以极度恐惧的紧张极出现。由此产生的情绪动机的维量极直接影响到赛鸽的导航和运动能力。有的赛鸽在中短距离竞翔返巢速度很快,而再去竞翔更远的距离时,可能导致竞翔失败。还有的赛鸽在最初的放飞训练或竞翔中速度不快,而继续去竞翔更远的距离时,更能表现出它们的竞翔能力。正是因为如此,认识和掌握赛鸽情绪动机的维量在竞翔返巢过程中的表现,是选种与选配的依据。选择那些适应不同竞翔距离、不同地理环境和天气条件的情绪特点的鸽子,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
第二,赛鸽的导航运动能力与竞翔运动的要求相适应的特点。导航运动能力涉及两个具体的内容:一是赛鸽在异地竞翔活动中必须具备定向导航的能力,导航出现错误必将导致竞翔的失败。赛鸽在返巢过程中,受地理环境和天气条件的影响,必须具备接受更多的信息和加工的能力,及时修正正确的返巢方向。二是在定向导航的基础之上,保持长时间飞行运动的能力。研究发现,赛鸽的导航能力与保持长时间肌肉活动的能力,是它们能否适应不同竞翔距离,地理环境和天气条件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赛鸽的导航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是选种与选配的依据。
第三,赛鸽的性格特征与竞翔运动要求相适应的特点。赛鸽由竞翔地放出后,由于赛鸽数量大小不同,加之素质水平的差异,可能会集结成大小不等的数个群体。这就要求优秀的赛鸽必须具备在短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