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砂——揭开鸽子眼中的秘密(下篇) 阅读了包括阿伦·维尔敦的《眼砂:不同的声音》在内的几篇文章及其读后感。其中,吉姆·布朗(Jim Brown)的读后感最能引起兴趣。
《眼砂:不同的声音》一文认为眼砂理论纯属一片胡言,而吉姆·布朗也基本同意此观点。认为,90%的眼砂学者不仅对眼砂胡乱解释,而且还自以为是地声称他们了解眼砂的真正奥秘,仿佛全世界的真理就只掌握在他们手上似的,其实他们不过是想让腰包变得更鼓一些罢了。我对这一点表示赞同。
数年前,一位居住于美国的澳大利亚籍鸽友曾潜心撰写了一本关于眼砂的书。书中详细记录了对世界各地冠军鸽眼观察的报告和照片,并得出了眼砂理论有道理的结论。他发现了诸如“速度线”、“距离线”、“聚合丛”等等此类的玩意儿——无人能否认,他拥有无可辩驳的证据!作者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见多识广,记录事实,并整理出书。他甚至可以被称作是眼砂理论的救星!为了赚钱,他召开了学术会议,还给数百位鸽友的鸽群评级。我相信,一定有成百上千羽赛鸽会因为这位鸽友的评定结论而变得毫无价值并被淘汰。后来几年,他又搬至一处鸽友聚居区居住,开始参加比赛,成绩却都在一般水平之下。他依旧继续参赛,直到数个赛季过后变得默默无闻。他成功证明了眼砂理论吗?显然没有。
我还听说过另一个富有悲剧性的故事。某个自称为眼砂专家的人选中了一位来自中西部的有钱人——可以痛宰一顿的那种——邀请他去邻国参观世界上最出色的赛鸽。每年只有“少数的幸运儿”才有机会去参观,而今年的“幸运儿”正是这位有钱人,这该是多大的荣幸啊!据这位专家称,这些赛鸽都拥有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眼砂。各位读者应该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有钱人以每羽高达40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一些号称能生育冠军的赛鸽,但结果它们连一只价值超过10美分的鸽子都没生出来。真是好笑!
再举一个悲剧性的例子吧。一天,一位小有成就的本地鸽友决定相信眼砂理论才是他夺冠的诀窍。因此,接下来的三四年中,他退居二线,专心对自己的良种鸽群进行优化繁育。他对眼砂理论不加以任何怀疑,并决心在良种鸽中培育出新的冠军。他私下里告诉我,第一年里他几乎宰杀了新生的400只幼鸽,只留下10只。第二年,他又让这10只幼鸽和原有的鸽群交配,又繁育出400只幼鸽。这一次他宰杀了360只,还算人道。照此循环往复了三、四年后,他又重新投入比赛之中。想知道结果吗?当然是场场惨败!这位鸽友也从昔日的名列前矛沦落为如今的名落孙山,令人唏嘘。
到底还有多少鸽友像他们一样,因为极端运用眼砂理论,而糟蹋了一个又一个竞争力旺盛的鸽群呢?我敢肯定,不在少数。
在吉姆·布朗的读后感中,作者在赞同大多数眼砂专家实际上都是骗子这一观点的同时,又不否认部分专家的研究,比如彼特·珀勃 和阿列克斯·毕切,因为他们的赛鸽成绩证明了他们的正确性。事实很可能是如此,我也不准备在这里凭空对这两位德高望重的鸽友所取得的成绩胡乱驳斥一番。但我的问题是,全世界数以千记的鸽友之中,多说数百,少说也有数十人声称自己是眼砂方面的专家,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一个?皮特·珀勃和阿列克斯·毕切的理论完全相同吗?如果不是,谁又是正确的呢?我对皮特?珀勃知之甚少,因此对他的理论不会妄加评论,但我和阿列克斯·毕切却是相识。我知道,毕切先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不断从国外引进竞翔表现出色的赛鸽,以及全国冠军和鸽王的后代。引进它们的目的是因为能充分证明他们表现出色,抑或只是因为它们拥有他所寻找的眼砂呢?
还有一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在我四十多年的鸽界生涯中,我曾很多次碰到不少眼砂评定家。他们总是手持鸽身,观察鸽翼,检查鸽背,用放大镜或眼睛检视鸽眼,然后告诉我哪只是种鸽,哪只是赛鸽,哪只种鸽赛鸽皆可,哪只又是应该淘汰的菜鸽。然而,从来没有任何人告诉过我,为什么单凭鸽眼就能决定鸽子到底能否胜任。对于我来说,一个人如果研究某议题,并且称之为真理的话,他应当解释为什么。例如,好眼砂就代表好视力吗?好眼砂就代表好智力吗?能不能准确地告诉我,鸽眼里到底有什么东西能决定谁是种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