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这样选手鸽在饥饿状态下才会比较听话。若还是有迟疑进舍的现象,应先判断是整体行为或是个别行为,若是整体都不听话,则教乖训练第二日早上就不喂食,晚上饲料内容中稻谷的含量可提高:若属个别行为,则迟疑进舍的就只吃部分饲料,给料若已结束也不可私下再给,以免它有恃无恐更不听话,甚至影响其他选手鸽的进舍,身为教练不可有妇人之仁。
换羽期至训练期
完成扩充胃囔基础步骤后,给料的方式必须稍有改变 . 先前曾说过必须记录选手鸽每餐平均吃几公克的料,早晚 2 餐的量相加得到一天每羽的量,假定平均为 45 公克,若鸽友习惯每天喂食 8 分饱,就将 45 公克乘上 0.8 等于 36 公克,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平均 1 羽选手鸽一天吃料 36 公克,之后我们再依早:晚= 3 ∶ 7 的比例,早上给料 11 公克,晚上给料 25 公克。
以上是个概略性的算法,鸽友可自行依本身的习惯去调配,但应该把握三个原则:
1. 这段期间对选手鸽的给料量不要太过限制,以免扰乱日后饲料控制法的操作;
2. 饲料的内容建议应该以纤维质为重,基本上选手鸽吃得多,营养就会得到补充,这样在操作饲料控制法的时候,体能状态才有一个明显的拉高。
3. 鸽子是活的,会受到自身体能状态的变化、气候改变及训练课程所影响,鸽友应细心观察,因此每段期间吃料的量也不一定是固定的,必须视选手鸽的状况做适量的增减。
比赛期
从选手鸽出巢期之前 的这段漫长的时间,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饲料控制法能在比赛期间适当地施展开来,比赛期间的施行细节如下:
一、预备期
在预备期当中我们必须将选手鸽喂食的方式大幅度调整,给料量由原来早∶晚= 3 ∶ 7 的比率,调整为早∶晚 7 ∶ 3 。调整的用意是因为比赛归返时间大都是在早上(指上午),这样可以营造出“归返就有得吃”的气氛。
二、心理状态的调整
通常鸽友会在资格赛第 1 趟的前一周之前完成一次长距离的训练,之后会将训练的距离拉回短距离,一方面养精蓄锐积能量,另一方面藉由短距离训练方式调整选手鸽的高峰,饲料控制法就藉由这几趟短距离的训练来调整鸽子的心理状态。首先在给料量已调整为早上喂食较多,晚上喂食较少的情况下,在要出门训练之前,将选手鸽关在运动棚但可以看到鸽舍内,同时吹哨音撒饲料,在正常状况下,选手鸽必定争相冲进来吃料,此时将选手鸽装笼出门外训,整批放飞,当选手鸽返舍时吹哨撒料让它们吃饱,这样就完成饲料控制法的心理状态调整。同样的步骤重复 3 至 4 天,待正式比赛的前 1 天交鸽前,置选手鸽于运动棚,吹哨撒料后直接装笼交鸽不予喂食,之后的比赛期间重复此步骤操作之。
三、饲料内容的变化
在提升选手鸽的速度上,饲料控制法的确可以满足鸽友的需求,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并非从开始使用到最后,这个方法仍然有一些限制,若鸽友不谨慎学习而盲目使用,其结果比不使用还糟糕 . 以下几点就是饲料控制法在使用上的限制:
①比赛当日天气恶劣
在恶劣天候下,选手鸽飞翔的频率与正常气候的状况不同,恶劣气候下选手鸽的辨向能力受到影响,飞翔时间拉长,返舍时间延后。在这种状况下,不适合用饲料控制法激发选手鸽的爆发力,以免在赛程的前半段就耗尽体力 .
② 周五交鸽的赛制
饲料控制法隐含着一个心理状态的控制,在周五交鸽的赛制 ( 隔日才比赛 ) 下,周六通常会再喂食一餐,周日才正式比费。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状态的控制机制比较容易失效,因而达不到原本预期的效果。
③健康状况不佳之下
健康不佳的选手鸽夺标的机率本就不大,但是如果再实施饲料控制法,可能会造成它加速被淘汰出局。
结论
整体而论,饲料控制法在提升竞翔速度方面是个相当好的方法 . 然而现今赛鸽运动蓬勃发展,众多鸽友莫不绞尽脑汁发展出独特的管理技巧,因此要想以单一套技术长久立足于鸽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各位鸽友唯有不断地提升本身的观念与技能,提升选手鸽的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赛中占有一席之地。饲料控制法仅是众多管理方法中的一种技巧,谁能掌握自己选手鸽的状态,掌握它们的思维,谁就能在这项激烈的竞赛中脱颖而出。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