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必造成底砂游移不定,如果鸽子的底砂是浓密粗糙,在伸缩的过程当中比较不会晃动,眼志区的伸缩度也比较稳定,不易疲劳。
底砂的颜色
如果将底砂肯定性的大分类,只有黄底和白底两种颜色,其他有些近于这两种颜色的次色变化,如淡黄与深黄浅绿、浅蓝、浅桔等。白色的底砂仅存在于西仔眼中(含紫罗兰眼砂),其他种种类色的鸽眼,大都可归纳于存在于黄色底砂的鸽眼之内。争辩白色与黄色底砂那种较好?这完全没有意义,就像黑头发与金发一样,但是依我看观察白色底砂的鸽子,其底砂砂粒会比较细些,层数也较薄些,其上层的彩虹体砂粒也会比较细小些,粗浓砂型的比较少,但只要出现咖啡色溶入,俗称紫罗兰眼砂,通常黑底会跑出来,粗壮深浓的砂型也跟着出来,会变成一羽很好的种鸽眼。
底砂在幼鸽的期间比较淡薄些,成年或年纪大会较浓厚些,由于台湾赛制大部份都属幼鸽赛,很多鸽子在眼睛还没定型前就要参赛,所以在观察上的困难度比较高,但是,只要用心比较,还是能观察各种级数的差距。
距离较短的赛制,可能准确率会差一些,分不出那一羽较优较劣。因为所谓的好鸽眼,是必须能适应各种距离、天气,而能稳定归返,在短距离赛还有不着将十八般武艺表演出来,都已经决胜负,只要健康或许仅是一羽极普通的鸽眼,仍然能在短距离很好的表现,所以在台湾过去的陆上比赛,对于鸽眼的很多争议,一直谈论不断。
对于底砂面黑色块的看法:有些种鸽只要出现在底砂上有各种颜色的色块,大部份是黑色,俗称“浮黑”,也有褐绿或金黄黑点、色斑等,有这些特徵的鸽眼大部分都能作为一羽好种鸽,但是本人指的黑块的位置是在底砂上,或是由底砂延伸上来的黑块,如果发现这些色斑的位置是在彩虹体表面生成的,其价值是南辕北辙,毫不相干,很多鸽友都在这里判断错误。对于彩虹砂面的黑块或黑线属于介绍彩虹的范围,下期再补述。
至于本人所谓的底砂色块斑是怎么回事?
鸽子在育种上,底砂和底层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很多鸽友在配对时仅看表面彩虹体的砂型颜色配对,这仅是微乎的部份,比表面彩虹砂更重要的就是底砂,实际上底砂的下层根部是主道退化与否的一个很重要指标,目前好像没有人对此部分命名,但本人对此部份观察很久,为了好说明就称之为“砂根”。
用一幢房子解释彩虹体表面砂就好比地平面以上的砖墙,底砂就好比地平面的施工是磁砖或花岗石或水泥地,而“砂根”就是地面以下的“地基”。
用一棵树比喻,表面彩虹砂就是树的枝叶,底砂就是树干,而砂根就是树根。
只要砂根一动摇,不坚固、变细、退化,则整个鸽眼薄化的情形、劣化的情形马上出现。
如果砂根茂盛、肥旺,在根部的面积不够它发展,它就会破底砂而出,变成我拉所看到的浮黑或黑块、色斑等。
砂根是黑色的。砂根好的鸽子,其底砂也一定好,同时会拥有一个理想的眼志,相对的表面彩虹砂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常常以正比的方式出现,即砂根的黑显的愈多,则鸽眼其他任何部份的优点也同步愈多。
所以建议鸽友们,往后配对,或可考虑本人的说法,来传承一羽良种,不致快速退化。至于砂根是否很好观察?可谓每羽都看的到,不要以为有大面积的色块才是看见,只是品质优劣之分而已,在下二期与另一种砂型会合并再说明一次,比较有连通之感。
对于底砂内胡椒粒、金砂、粒的看法:
不论所谓的胡椒粒、金砂、粒等名词,泛指黑色或金黄色、银白色的细小颗粒,有些分散也会聚集,大部份分布在眼志区内和底砂层范围内,有这些特徵的鸽子在恶气候或距离远些,有较满意的表现,但本人总认为这些细点是由复杂健康的底砂笔砂根所产生的衍生物,它们是健康、健旺的表徵,也代表鸽眼遗传的特色,如果是生长在眼志区内,尚有其他功能(在眼志篇内有关述过),如果在其他部位,仅代表一种健康的表象而已,不用特别中乎这些微粒在鸽眼过程的重要性,远不及瞳孔、眼内圈、眼志等,请鸽友不必太用心在这方面上。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