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動物來得差。
我們養鴿子想要育種,不論是公系或是母系,一定是挑選心目中最理想的鴿子來互配,雖不一定能從人願,但是可以觀察出,有些鴿系是母鴿的入賞率比較高,有的鴿系是公鴿的入賞比率比較高,又有的是出雙公或是出雙母的入賞比率比較高。
我個人觀察,通常出雙母入賞高的種鴿,它們所具有的特質是羽質柔軟、翅膀柔軟度佳、鴿性溫馴、眼砂均勻柔和等特性。出雙公常入賞的種鴿,所具備的特質是,恥骨緊密堅硬、肩胛骨強硬、虎背熊腰,眼砂明亮色彩分明,眼神銳利等特性。
再看到有些成功的黃金配對,母鴿的肉質很飽滿,公鴿則是所謂的鐵骨仔生,捉在手中的感覺,骨架堅硬但肉質並不豐滿,甚至頸後的背部略有凹陷,可能這就是成功的互補原理。
我們在育種之前,必需先了解自己的主力鴿系的特質,以互補為原則來決定公頭或母頭的特質,並且賽制是做最大的考量因素,如順風的天氣可選擇肉質結實帶有爆發力感覺的鴿子,逆風燠熱長時間飛行的賽制就要選擇肉質柔軟較有彈性的鴿子來參賽。
另外從許多實際的案例中也常發現,有些鴿系作出公鴿時,比較適合比賽,而母鴿比較適合育種,有些鴿系則反之,而要得到這些答案之前,一定是從先前的經驗得來。所以鴿子的融合性是要經過時間來印証,並且不斷的做調整再測試,最後才能知道其育種的價值。
第四篇
每一羽血統鴿子在繁衍育種上都有相當貢獻,繁殖後代好壞是由基因所決定,競翔要突破除了利用引種繁殖外,沒有其他捷徑可行。
一羽超級種雄可以改變競翔生態,創造出源源不絕的佳績且會將身上遺傳賽飛特質持續烙印于下一代,但這種家族架構體制更需要背後母鴿紮實基礎作為後盾。
追求一羽好的雄鴿較容易,但要獲得會生金蛋的雌鴿更是不易,也就是在鴿舍基礎尚未奠定紮根之下,堅強的母鴿陣容絕對不能少。競爭的賽鴿時代,基礎種鴿的品質控制與引種嘗試是無止盡追求延續,在短暫時間可能看不到成果與變化酵素,但競翔優勢可從日後成績來加以佐證。
第五篇
台灣的經濟奇蹟,帶來了安定和繁榮的社會,無論你走到那裡,稍加注意一下都可看到一間又一間的鴿舍,養鴿風氣之盛無與倫比,每到比賽季節,每位鴿友想盡辦法出奇致勝,希望能夠出頭天,但總是事與願唯,輸的多,勝的少。因此對未來參賽能否勝出,種鴿的育種,才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育種,重公還是重母?我的選擇是“重母”。
為什麼我會選擇重母,大概是深受《詹森育種原理》的影響,書中第八章“金母選種法”一節(第90頁)提到,雌鴿更能把好的遺傳留傳給下一代,其中克拉克和詹森保留雌鴿的祕密,即是 “雙頭金母作出法。
金母作出的女兒直接留種,公的則送去參加比賽,若表現傑出則升格為種鴿,再去交配另一隻金母。也就是說以金母的兒子再去配另一隻金母,生出來的下代,就會包含兩隻金母的遺傳,這就說明了母鴿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公鴿,因為後代常常表現出母系的特徵。
任何事情都是沒有絕對的,育種也是一樣。相信只要依據自己育種的目標去實踐,是否就能夠提升鴿子的素質?這個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第六篇
鴿子它不但溫馴,乖巧易近人,無論養鴿者有沒有參賽,它都是最佳的寵物及朋友,何謂朋友之說呢?“人”常常因為周圍環境影響,讓我們情緒有所起浮,在心情不好時,處理的方法不盡相同,有的大聲放音樂,有的望海吶喊,有的捲被睡大覺,而我有位朋友就比較特殊,他解決之道是:買包煙,到火車站找個角落坐著,看著人來人往,個個不同的表情,而自我假想,每個過路人的心境,儘管大家因應的方式不同,其共同的目標,都是想快點忘掉不愉快的事。
而我自己呢?套句流行語:我那不爽,我就去種鴿櫥抓鳥來看,看來看去,接下來就乎吃一餐粗飽,再接下來就思考著同樣的種鴿在不同的季節,要如何配對,才能應付賽制的考驗!
談到配對,當然離不開育種,我並不清楚咱台灣的鴿友,對于育種的觀念深或不深,常常在鴿刊上讀到淺談育種的大作,或細說遺傳的論述,甚至還有圖檔步驟,如:A配B生C。A配C生D(豬),類似公式化的配對育種模式。諸如此類的文章不勝枚舉,每篇文章都代表鴿友個人的心得與觀點,無關對錯,起碼作者願意分享,實不實用,就看讀者的判斷。
在我認為,養好的種鴿是賽鴿的基礎,養鴿者往往迷失在名系或名系後代的未知中,育種也是一樣,重公或重母?其實並沒有答案。
常聽鴿友先進說起,我那隻金母配好幾隻公鴿,下代皆能入賞,只要有這隻金母的血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