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路途太远多数信鸽拖不起,半路落草或者钻进沿途鸽棚主动就擒了。大约就在300公里上下,近巢的方位感已经淡薄而远距的方向感尚不够强烈,信鸽在这个“两不找”区域放出,定位不易定向也不易,造成信鸽的惶恐感和焦虑感,只能以大范围盘飞急遽拔高耗时耗力竭力定向,最终能够归巢的鸽子也在这个过程中做不向巢区趋近甚至方向相反的测向飞行,分速当然上不去,即使定准方向以快于500公里竞翔的速度飞这段短于500公里的距离,也赢不回耗掉的时间,况且不少赛鸽在“盲区”内付出的体力精力过大,上路后再也飞不出应有的翔速,飞速则更低。这种状况多少类似于我们人类赛跑,100——200米径赛,一鼓作气可跑下来;800——1500米中跑,自知一口气跑不下来,自始便寻找一种合适的节奏,适中的速度,坚持下来,心中有底。惟独不长不短的400米径赛,慢了不行,大家都在争速度,快了又不行,一口气顶不下来,除了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之外,通常跑400米在半程时会急剧减速,下来后比跑1500米还累,真是高不成低不就。500公里竞翔,赛鸽一开始就在“锅底”之外,容易定准方向并锁定,飞到300公里“锅底”处,凌空而过,不必减速,一气到家,盲区不再对已经定准方向的赛鸽起干扰作用,故而500公里确比300公里好飞。既然如此,笔者针对“锅底”现象,试验了应付方法。
五、“瞒着锅台上炕”
公棚赛也好,鸽协搞竞翔也好,500公里赛站之前,或训或赛,下意识的都定300公里为一站,有多少科学依据?没听说过,地图上量量而已,虽无道理,也无异议,就这么沿袭下来了。笔者多次感觉300公里放飞不如500公里效果好,呈现“少、慢、差、费”现象,归巢少,速度慢,效果差,费力气,300公里飞过之后一周,便是500公里比赛,鸽子休息不过来,笔者按照自己摸索的所谓“双强理论”训赛,即近站放飞巢位感强,远站放飞巢向感强,试验训放至200公里左右大部分赛鸽停放,只上少量鸽子飞300公里,后来干脆自行抹掉300公里这一站,按兵不动,100%跳站以逸待劳。表面看少训一站300公里,赛鸽直上500公里“接不上茬儿”,实则是由强感训放点跨越到强感比赛点,毫无损失可言。14天的休整,一个多产蛋间隔周期,可从容抽控,所有飞500公里的赛鸽全部做到巢中有蛋,并已开孵4——6天,雌鸽也休养过来,效果实在理想。本棚无论雌雄鸽,凡飞进市前10名之内者,全都跳过300公里这一站。不涉足300公里“大锅底”,笔者认为有百利而无害,笔者今天提出本建议请各地鸽友参考。公棚赛预赛选点宜避开300公里,预、决赛搞400、500公里,或双500公里两关,笔者敢预言分速与归巢率均较300公里明显要好。我市搞480——530公里三关赛,鸽子一关比一关飞得快。理论若不能被实践所证实,则不能成立;若理论经实践检验确为真理,反过来指导实践屡获成功,那么,认可这种理论,则是我们的进步。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