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病鸽伴有下痢,粪便稀烂、恶臭,呈铜绿色、黄绿色或棕绿色。病程常在1-3天左右,倒提时口流带泡沫的黏液,最后衰竭、昏迷而死。
慢性病例多为急性转化而来,以流行后期为多见。表现机体消毒,精神萎靡,贫血,关节发炎肿胀,有时跛行。还出现慢性呼吸道炎症、慢性胃肠炎、持续腹泻、肢体关节肿大及垂翅等慢性症状,病程长的可达1个月左右。
剖检病变
最急性病例尸体外表常无显著变化,或偶见心外膜有疏落的针尖大出血点。
急性病例可见鼻腔内积有黏液,肌肉、血液呈暗褐色,皮下组织和腹腔脂肪、肠系膜、生殖器管等处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胸腔和腹腔尤其是气囊和肠浆膜上,常有纤维性或干酪样灰白色渗出物,肠上覆有一层黄色纤维点。心冠脂肪及心外膜有针尖大出血点,肝肿大,有针头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此乃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慢性病例主要表现关节肿大,关节囊增厚、变形,跛行。
在诊断时应注意与霉形体病进行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气囊混浊及出现干酪样等气囊炎病变,且单纯的霉形体病极少导致鸽子死亡。
鸽霍乱应如何防治?
(1) 预防措施: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进行检疫,这是预防本病的关健。具体应做到:
① 不从外地引进病鸽,坚持自繁自养。若从外地引进鸽只,必须隔离观察15天,确实无病者,才能混群饲养。
② 发现附近鸽场发生本病时,信鸽暂不宜放出,肉鸽舍防止外来飞鸟进入,并投药预防。
③ 发现病鸽,应及时采取封锁、隔离、治疗、消毒等有效防治措施,尽快扑灭疫情或拨除疫点。
对病死鸽要深埋或烧毁,彻底消毒鸽舍、笼具;鸽群绝对不能与鸡、鸭等家禽混养,还要远离其他禽或鸟类。
④
平时或隔离一段时期于饮水中加百毒杀,费用不高,对鸽霍乱及其他细菌性疾病有预防作用。用量:10%百毒杀每毫升配饮水4千克(即4000倍),此浓度可长期饮用。该药是既可防治又可消毒的药品,比较经济实用。平时的预防性用药,大暑天显得更为重要。
(2) 治疗方法:对于本病的治疗药物较多,现将疗效高,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几种防治新药介绍如下:
① 首选药物为氯霉素,每千克饲料加4片(或原粉1克),连用3-5天,通常先用氯霉素3天,再用灭败灵3天共6天,如用药天数过少"见好就收",则停药后容易复发。并应在隔离一周左右,在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氟哌酸,以巩固疗效。
② 灭败灵,这是近年来研制投产的抗菌兽药,适用于各种禽霍乱的紧急防治。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毫升,1次见效,对病情较重的病鸽隔日可重复注射1-2次;若注射不便,也可口服(饮水或拌料),剂量加倍。实践证明,该新药不仅疗效好,而且成本低,是目前防治禽霍乱的最佳药剂。
③ 一服灵(949)治疗剂,一般可用该药100毫升,加水50千克(预防量可加100千克),自由饮服3-5天,疗效显著;必要时也可肌肉注射,一般按鸽每千克体重注射0.1-0.2毫升,1日1次,对病情严重者,可重复注射1次。
④强力抗治疗剂,每瓶可加水25-50千克,饮服3-5天,用作预防时水量加倍;也可肌肉注射(注射前需先将每瓶稀释为250毫升,具体可按瓶签说明使用),疗效确切。
⑤ 2%环丙沙星预混剂,每100千克饲料拌入预混剂350克(即含原粉7克),连喂2-3天,疗效不错。
⑥ 氟哌酸,实践证明用0.007%混料或饮水3-5天,疗效较好。
⑦ 庆大-小诺霉素,每千克体重肌注2-4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疗效非常显著。
⑧禽霍乱猪体免疫血清或其他禽霍乱高免血清,每千克体重治疗量为2-4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一般1次即可见效,必要时可重复注射1次,则疗效更佳。
其他药品中,青霉素与链霉素联用,疗效也很好,但须注射;禽菌灵纯中药显效不强,生产喹乙醇的厂方不标明含量,不便掌握用量;复方新诺明虽好,但有时影响产蛋。所以这些药品还是尽少选用。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还有不少养鸽户在选用药物时,仍在应用如喹乙醇、磺胺类、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常见抗菌药物。由于这些药物,特别是喹乙醇,虽对防治鸽霍乱有一定作用,但其毒性较大,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事故的发生,给饲养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又如磺胺类、呋喃类、土霉素等抗菌药物,由于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仅使有关菌株产生耐药性,药效就很不理想,而且还会影响蛋鸽的产蛋率,所以不宜选用或尽量少用。
鸽链球菌病是怎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