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鸽传媒业发展迅速的今天,有些媒体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诞生、发展之路。与他们相比,《中华信鸽》就则是一把磨砺了20年的宝剑,正以其特有的“锋”光,闪耀在中国信鸽界。时值中国信鸽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中华信鸽》出刊百期纪念活动,别开生面。特意从全国各地邀请了30多名特约撰稿人和特约记者赴沪共贺,听取杂志作者们的建设性意见。应邀参加庆典活动的都是《中华信鸽》主力写手,其中很多是国内鸽界的“大腕”级人物。有些撰稿人们在赛鸽世界中观点交锋,但在现实世界却并不相识。《中华信鸽》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因为鸽子,相聚时颇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觉。其中花絮颇为谐趣,本刊记者撷取一二以飨读者。
那壶不开提那壶
《中华信鸽》的几位大牌撰稿人久在鸽界文海里浸淫,早已是形成了自已的写作风格和文字韵味,有经验的鸽友不看名头也能猜出一二来。责编老陆这次想出个别出新裁的创意∶说也该让作者换换手,读者们换换口味,品一品新派文章。首要的“矛头”自然指向鸽界一向高产,且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祝匡武、王伟克两位“铁笔”,这次可不是自由来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要两位去做最不擅长的新闻报道题材。两人对此举颇为“不满”,疾呼“摁着公鸡下蛋”“那壶不开提那壶”连连请辞。在座的其他撰稿人闻听此言,随声为老陆鼓动。看到实在推辞不掉,又提出能否用笔名发表,老陆当然不会把祝匡武、王伟克的“金字招牌”浪费掉,于是在所有撰稿人的掌声中两人乖乖就范受命,相信读者在新的一期《中华信鸽》上将看到难得一见的“新派”新闻报道了。
长枪短炮齐上阵
以前的鸽事新闻报道有一套照像器材就很让人眼红了。现在你看看在会议中忙个不停的鸽刊记者手里的“长枪短炮”就真要感叹这世界变化快了。传统的胶片相机已经快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最流行的专业数码单反相机,绝对不需要担心胶卷的浪费,只管一个劲的猛拍一气,现在担心的是为了拍摄到最好的题材和效果,频频更换摄影大包里的镜头;以前领导讲话、鸽友精采发言要准备好笔纸即刻记录,现在主席台上一溜排放的采访录音设备让那些本应挥笔速记的人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更绝的,《中华信鸽》记者是身挂两套数码相机,桌子上架着数码摄像机。其实,这其中很多人都是业余从事信鸽新闻报道的,业余的人,用专业的设备,用专业的态度和行动去做专业的鸽刊,这可能正是近年来鸽刊蓬勃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陶德尧说信鸽科研
养鸽有些历史的人都该知道陶德尧老先生的,老先生在李鸟一统天下的时代别具一格的以能赛能育的麒麟花羽色鸽闻名圈中。改革开放后一直客居美国做专业研究,现又回到故乡重拾鸽趣。老先生用几十年的养鸽识见和十几年身居海外鸽圈的比较向与会代表强调了信鸽必须重视科研。他说现在在欧美颇为流行且已经几乎成为常识的鸽舍蔽光制、照明制、以及短途抛飞要在下午进行的经验性“秘决”,其实早在五十年前就由养西翁鸽的大师李祖光先生使用并总结出来,只不过因为历史的原因李先生过早离开鸽界,这些经验也就没有人去总结。但这套东西在小圈子内是非常流行的,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神秘。现在的台湾人却把它当作调整鸽子状态的秘密武器。这就说明信鸽科研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的撰稿人要多总结经验,多写一些赛鸽科研性的文章。
共同研讨中国信鸽界发展策略
美籍华人余柏桦先生热情地祝贺《中华信鸽》创刊发行一百期。他介绍了美国及欧洲的情况和未来赛鸽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他说,中国拥有的鸽友比欧洲各国的总和还要多,中国信鸽的参与人群和庞大的市场,与日益萎缩的欧美鸽界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希望中国能够连续稳定地保持这种发展趋势。在谈到中外鸽界的交流时,余先生谈到我们不光要接受国外好的鸽种、赛制、资讯,还应该把有意义的题材向国外介绍。他说,他刚刚从正大集团谢炳先生处了解到他所倡导的“千公里幼鸽比赛”已连续三年在国内取得巨大的成功。这种敢为天下先的举动令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