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草案的征集意见过程中,政府积极使用了电子政务的手段,在2600余人次,4400余条建议中,包括414封电子邮件。
政府上网效果越好,自然收到的电子邮件就越多,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居民就越多,政府行为离我们期望中的“民主”就越近。但是民主是不是就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在信鸽事件里,显然不是。因为作为一个在民政部门登记了的合法团体,信鸽协会显然理应得到
法律的保护、政府的保护,而不是被侵害。但是“沙丘型”的政务,恰恰变相地通过京城数百万赞同禁鸽的市民之口,压制了微不足道的23000名鸽迷的民主权利。因为“养鸽子的人素质低、不讲理”,90%的市民在“禁鸽”项狠狠地打了个勾,谁无意中给了“民意暴力”助推之力?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享受《条例》带来的好处,几乎所有人都为北京市政府此次立法的科学、民主程序欣慰时,我们还是应该略微想一想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不慎制造了难题的人,最终圆满解决了难题。如果不是因为此次立法过程中,人大召开了三次法制建设顾问座谈会,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兼听兼信,所做的工作数倍以往,信鸽事件能得到圆满解决吗?
因此,我们不但要看到现有政治环境里部门间协同不足的现状,还要敢于正视这种现状延续下去对民主的损害,深刻地理解片面的电子政务可能引发的潜暴力。这件事,比较合理的过程应该是这样:首先,立法的初期有关部门就能够通过政府内部办公网络检索到禁鸽要牵涉的部门,然后利用协同办公的手段,慎重出台关于信鸽的条款,呈现在市民面前的,不是“禁不禁鸽”,而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解决饲养鸽子影响市容的问题”,给民意以“尊重养鸽权利”的前提限制。
谁无意中制造了信鸽事件?政府部门内部办公、协同办公的需求呼唤有力整合,民主的内在本质恐惧片面的电子政务,缺乏基础的政府电子服务就好象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不但容易被从根基动摇,而且容易误导民主。目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机遇是“电子政务”和WTO内外推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战略规划占据关键地位。如果对什么是电子政务战略,如何科学构建战略有清醒认识,可以避免类似信鸽事件的种种失误,有利于本单位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成熟的电子政务战略是在长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研究者列举了以上典型病症和其他林林总总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纵观国内电子政务的现状,局部正确,全局失误,战术正确,战略失误的现象比比皆是。对电子政务理解的偏差、对电子政务操作的片面,不在于某个人的失误,也不在于某项技术的不成熟。现象的背后是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作为行动指南这一根本原因。
一般人对现有政治体制的理解有多少?霍布斯告诉我们,一个政治良好的社会,应该是有相当多的公众抱着政治冷漠的态度。理想中的良好社会恰恰不是人人都是政治家。而现在中国的国情是大家都由于不知晓、不了解政府的作为而对政治抱着冷漠的态度,政治体制改革的重担全部压在改革的本体之上。如何解决这种问题,除了提高公众对民主的参与意识,还要加强社会中知识阶层对民主和实现民主的手段的认知,充分发挥草根力量,配合政府有意识的改革,为政府的努力查缺补漏,尽“社会的良心”的职责。(燕七)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