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鄙人在2001年在中国信鸽信息网个人专栏中出现,不断接到四面八方的朋友的电话。有的说:“老胡,你怎么‘老夫聊发少年狂’了?”有的说:“行啊你,哪来的闲情雅致,纵论信鸽了。”当然,更多的是鼓励和建议。 做个人专栏并非我的本意,其实是被“逼上梁山”。早在中信网站改版前,网站的朋友就和我打了招呼。当时我并没在意,因为正和国内几位网络鸽友探讨台湾黄振参先生的看鸽眼评鉴信鸽的黄氏认证理论,没曾想,到了二月中旬,网站的朋友突然打电话来,说网站正在全面改版,要我准备一下个人资料,尽快送过去。 我迟疑起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面对诸多同仁,自己思想如此空疏,又长期沉于技术论文、行政案牍,笔墨早已没了灵性,能力、精力、活力都已不济,怎敢在信鸽专栏中抛头露面?就在我犹豫时,西安鸽市生了一连串惊人鸽事,有毒鸽饲料害死铭鸽、鸽坛徇私舞弊、赛鸽又搏沙尘暴等等,等到网站领导再次来电时我勇敢地答应了下来,此时自己胆子虽正底气还是不足,想到自己的浅薄与渺小,内心即起了“沧海一粟”的名称做招牌,虽与网站个人栏目的整体不很协调,但于自己还是很贴切的。 上“山”一“入伙”,好家伙,这才看清,与自己同室操戈的列位好汉,一个个都是武艺高强、在鸽界颇有名气的人物。他们或在信鸽史方面上下求索,博学多才;或在杂志评论上纵横捭阖,笔法犀利;或在赛鸽随笔方面文思畅流,空灵清秀;或在赛鸽摄影艺术上目光敏锐,造诣精深。相比之下,我这支早已被官样文字磨去锐气的笔触实在难显灵光。 退是不好退的,只有硬着头皮前行。原想将自己的养鸽体会文稿放在专栏里做做样子,现在看来还不成。几位同伙们隔三差五地为读者献出自己的美文、檄文、论文,自己看了眼馋心急。稍一偷懒,便有熟识的鸽友打来电话:“怎么着,这段时间歇着啦,出差啦?”。我就像一头被套上了犁钩的老牛,前面有人牵着,后面有人用鞭子抽着,不能停步。 鸽友的话语使我耳边仿佛想起那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苏东坡放达的脚步声。其实苏东坡自称“老夫”时才37岁,而他的老爸——苏洵老先生,据说从36岁才开始写诗。这说明人的活力不一定受年龄的限制,要干成一件事,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我这样自我安慰着,心中才渐渐踏实下来。 人其实都有惰性。感谢前面牵着自己和后面赶着自己的鸽友们,使我变得勤奋起来。我喜欢走“干中学”的路子,虽然悟性差了一些,但相信勤能补拙。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专栏作家说过:“人的一生能写出一篇叫好叫座而又经久耐看的文章已经不错了。而连续不断写出叫好叫座又耐看的文章,大概神仙才能做到。”这话给我增添了很大的勇气。我不敢保证自己最终是否能写出一篇经久耐看的文章,但我相信自己的真诚和坚持会得到读者鸽友的支持和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