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以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为特点的长江流域,随着三峡库区水位的提高,尤其是重庆至宜昌段,渐渐成为“青天半云雨,夕日乱烟霏。”的多云多雾,云雾多变为新特点的气候区。库区两岸,群山起伏,峡长谷深,奇峰重叠,平均海拔高差达2000米以上,气候垂直分布非常明显。加之丰富的水汽蒸发上升后,在不同的海拔段,会形成不同的“小气候”。(阵雨、大雾天气)。在这地形复杂、天气多变的环境中,怎样让我们的鸽子用最快的速度、在云遮雾障的崇山峻岭中找到自己的家,是我们库区每位鸽友都想解决的一道难题。
是的,“种”永远是摆在第一位。坚强的意志、归巢的欲望、良好的定位,这无疑都会归于“种”的功劳。没有“种”的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养”是第二。养的功劳在于养鸽人对鸽进行科学性的精心饲养、细心照料并持之以恒。因为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种”再好,赛鸽也无法完成残酷的训练和飞行任务。
“训”是第三。虽然居于第三位,但极为重要。因为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锻炼、提高鸽子的综合素质,激发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与特长,从而具备完成各种竞翔任务的基本要素及条件。
怎么训呢?笔者仅凭养鸽不到两年的资历来谈论如此大的命题未免为时过早,只想根据我地今春普赛的训放情况谈点感想,无论拙文观点正确与否,善意在其中。因为成败得失乃比赛之常情。
我镇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36空距。参加今年春赛的选手鸽刚好100只。鸽会组织的首次训放时间是3月17日,第一站训放点是万洲的大垭口,距新县城40空距,距我镇75空距。限于条件,我们不可能跟县城的鸽一起首站就训放到距我镇75空距的大垭口,这也违背了从近到远的训放原则。都深知赛前训练的重要性,它是启动和打开鸽子生物学特征——归巢性必不可少的钥匙。不训放是不行的,怎么训?经鸽友们商量,赛前的训放我们自己来组织。计划的训放距离从20空距开始至75空距结束,并选择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训放一次。
训放结果如下:
间 天气 地点 距离 训鸽数 归巢数 失鸽数
2.25. 大雾 老县城 18KM 100 89 11
3.4. 阴间小雨 新县城 36KM 89 83 6
3.14. 晴间多云 新县城 36KM 83 83 0
3.20. 阴 万洲 75KM 83 80 3
3.24. 阴.雨后 卡梁 55KM 77 64 13
3.30. 晴 大垭口 75KM 61 61 0
首站是18KM的老县城,第一站就是训鸽大忌的雾天。船在江心行驶,看不见两岸景物,能见度不足200米。这样的恶劣天气,鸽的归巢难度最大。上午9:45分到达目的地,100只鸽在船上开笼后,分成三群在江面上盘旋飞翔达十几分钟后才消失在浓雾中。当天归巢82只,次日归7只,归巢总数89只,丢失11只。丢失的11只鸽中,有百日龄鸽4只,成年鸽7只。
是的.这样的训放太不应该,因为按照一般的训放要求,阴天的训放不会超过20KM,小雨及雾天不超过10KM,如加大距离,失鸽率也相对提高。在失去的鸽中不乏其优秀者,尤其是幼鸽因定向不准而流落它乡实在可惜。但我们这是在选择运动员,不是在挑选轿车旁的装饰品或走T台的模特儿。况且现在的库区,又有多少“极目楚天舒”、“万里收眼底”的灿烂晴天?
第二站我们选择了一个阴有间歇性小雨的天气,距离是36KM的新县城,训放鸽89只。上午10:45分开笼。当天归巢75只,次日归8只,归巢总数83只,丢失6只。最快归巢鸽51分。丢失的6只鸽中有三月龄鸽二只,天落鸟开家后的鸽一只,成年鸽3只。丢失率次于雾天。
雨天也是很多养鸽者不愿训放鸽的,怕雨水打湿鸽子的羽毛而走入不归路。其实,鸽子的羽毛有较强的抗雨能力。鸽在雨中飞行时的全身受雨面积也不过几百平方厘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