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认为,能顺利快速地征服千公里距离的信鸽,才是真正的信鸽。即使在短平快赛制盛行的今天,我这样的意识还是极其顽固的,不可救药。一羽千公里前名次鸽站在那里,经典而完美,结构、羽色、眼砂、条型、神态、赛绩——速度与灵敏定向能力的最佳配合,看得我身心俱爽,那绝对是我的最爱!像流行歌曲中唱的:就这样被你征服!
棚中有这样具备长程战斗力,又赏心悦目的赛鸽队伍,我的主攻项目当然是千公里级比赛。无奈这样距离的比赛,一年两个赛季中仅有一次,养兵四季,出战一回,还要一战定乾坤,面对征途中的各种变数,不能反复检验参赛的长程类型赛鸽,引进的种鸽,也不能迅速检验其遗传质量,有些遗憾,有些头痛。压力还不小,双重的:国内历来将飞短程和飞长程的赛鸽判做两类,井水不犯河水,不掺和,你买了一堆只能飞长程的鸽种,众人认为基本上是废物,何苦来;你不参加两个赛季名目繁多的短中程赛,鸽友们不理解,认为只参加长程赛是托词,不能打不敢打不会打激烈的短、中程比赛才是问题的实质,不好解释啊!每年的比赛总是“一锤子买卖”确实也难耐寂寞。潜意识里,我还真不服长程赛鸽不能飞中短程的定论,既然手中就是这样的东西,不如就放开手脚试试,难不成狙击步枪近距离就打不死人?话虽这么说,真正操作起来,要有计划,要有策略,还要符合科学规律,不能蛮干。
2002年1月,我到荷兰引进了长距离强豪赫尔曼•布雷克门的三羽鸽子,强豪在荷兰却是个小鸽舍,鸽子数量不多,居然有三十余次打进国家赛前十名的记录!我选了全荷巴赛5名的儿子一羽、利蒙治全国冠军的女儿一羽,还有后代中有5羽获10次荷兰国家赛前10名的顶级种公“046”的近亲回血儿子一羽。布雷克门先生居荷兰北部,飞巴赛距离为1305公里,分析他的全荷巴赛5名,飞到1000——1100公里时,名次一定还要靠前!据了解,第5名的直子本身含有杨阿腾、万德维根和红色杨阿腾——杨铁伦血统。
同时,我还引进了上海市千公里17000余羽的第3名和第4名,4名是上海名将于崇学先生作育,而3名得主刘广发先生讲,3名鸽也含有4名同样的血统;名将任东风先生的千公里27名、上海市特比环5名,它的胞妹双关亚军等,也被我一并引进。我的思路是:国外征战多年的、长期稳定的长距离品系鸽,配合国内优秀家族的长距离赛绩鸽,培养出自己的一路有特色的长距离信鸽。这些赛鸽在千公里级比赛中,都能飞出1100——1200米的分速,我还有一个隐秘想法:在巩固加强我的千公里作战队伍的同时,试验这些欧洲著名长程品系和国内的长距离家族,兼顾中短程赛事时,是否能胜任,嘴上不张扬,心里还是极其希望它们在中短程能够有令人满意的表现。
03年春季,我用“046”的儿子配上海任东风棚特比5名妹妹,出的幼鸽在秋季青岛市500公里级比赛中,获得5位、13位;在残酷的“青建杯”(鸽友戏称为“清棚杯”)比赛中,获得过7名、25名、31名等,初尝了赢钱的滋味。说实话这还不是我心仪的赛绩,也不能证明引进的种鸽性能正常地、彻底地发挥了。虽然有应付这种局面的思想准备,但要对发挥不理想的现状做细致地分析。我的结论是:和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所反映的那样,长程系列的赛鸽,发育成熟的时间就是长,追不上中短程系列赛鸽的成熟速度,当年同它们一起打幼鸽赛,勉强归巢,有的需要多天,速度当然无从谈起。败要败个明白,我的结论是晚熟的特性绊住了它们在中短程的发挥,虽然还有明年春季的千公里检验,但我要针锋相对地试验克服这个晚熟障碍。我本能地想到:要在优秀长程鸽中掺进早熟品系的特性,所谓长程品系出战中短程会更有胜算。
我选购了几羽台鸽。除了看着顺眼外,基本要符合我的选择标准,年龄小一点儿无所谓,雌雄不辩也符合要求,都是天落鸟则正中下怀——我国台湾省是世界上出了名的飞海翔、飞幼鸽的地方,百日龄比赛盛行,必须使用早熟鸽,多年筛选,必成气候。幼鸽失落的主要原因是海翔定向困难,再加上台风的袭击,赛鸽本身的早熟性能一定是明显的、有优势的。我一时被自己的设计方案激励地心潮澎湃!自己被自己感动了一把。但台鸽的早熟成分掺进去,效果依然不明显,早熟迹象一时没有“按计划”出现!幼鸽赛仍表现没有把握和必胜的气势。这回我想不通了,实话说一时看不到方向了,确实体会到渺茫的感觉。
就在我准备硬着头皮再来一轮试验的时候,偶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