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写作鸽文,除平时注意悉心总结自己的养鸽实践,观察分析周边的鸽事活动外,经常的阅读鸽刊、浏览鸽网也是养鸽人日常鸽事中的一项必备功课。
东西相对看得多了,感到映入眼中的鸽文虽说是林林总总,但在我心里不一定准确的可大体划为三大类型。一种是鸽文作者置身鸽事,有感而发,就事论事的文章。如本人道行不深,现主要撰写的是这种类型的文字。二是功夫在诗外,跳出鸽事谈鸽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读之让人启迪很大,受益匪浅。大凡这样的文章多为文化造诣较深、驾驭文字功底较厚的笔耕高手之作。如曾经看到的岭南鸽网上当家作者谭新华先生写狗的文章,和日前读过的王伟克先生品味大教练马俊仁养狗放马的读书札记等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有西部写手胡长根先生常从人情世事入手谈鸽事的文章也常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三是自弹自唱,就鸽事活动中的某一事,某一人,乃至养鸽上的某一个理念,反复阐述,反复论证,反复呼吁。这也是本人想在此略为多说几句的一种鸽文类型,以及与之相联不能分割的作者。
近年在涉足鸽事活动中,有幸结识一位非常执着的养鸽、赛鸽,非常认真的参悟鸽道,非常勤奋地在信鸽文化园地进行笔耕的鸽友兼笔友。虽至今尚未与这位相距咫尺之遥的朋友谋面,但已从该鸽友发表在各大信鸽媒体文章的字里行间里,以及与之电话交谈的言语谈吐上感受到其较为深厚的文化功底。特意打开该鸽友的鸽文专栏,通读了他几年来的各类文章,不说字字珠玑这样过头的溢美之辞,但诸多方面对本人的启发确实是甚为厚重的。
因为在读者评论里瞅见有的读者鸽友置疑该笔耕鸽友“到底想说什么?”和“此君自谈自唱已成习惯”等微词。不得不分析一下他人与自己看法不同的缘由。首先,笔者也认为对于无病呻吟、空洞无物和不着边际、自吹自擂的“自弹自唱”理当被人不屑一顾(这样的玩意儿想必鸽刊不会登,鸽网不会用),但我们在这里谈到的文友不仅文章发得不少,而且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且谋篇布局、造词遣句都十分认真和讲究。若用心读后会让人感到整个儿要说的东西十分简洁、明朗:一、探索鸽道(翔道);二、着意倡导培养中国自己的品种,推介国内自己的扬阿腾、詹森、狄尔巴等大牌名家;三、呼吁营造良好的赛鸽人文环境。
在这儿我不宜讲该文友的文章是阳春白雪,融入文章的理念与思考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我只是感到我们的文化习惯对我们的阅读,包括阅读鸽文也有一定的影响。曾经在接触中外比较文学知识时私下产生过一个纳闷的念头,为什么创造麦当劳、肯德基快餐的西方人,在品味文学作品时,却往往需要思想厚重的大餐,如托尔思泰的《复活》,十分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要人从思想上一层层渗透其间,才能体会到精深博大的精神意境,才会让人深层次地感悟到何以从文化背景上孕育出一个个近现代西方的思想巨匠;而餐饮繁琐复杂的中国人却没有品味文化盛宴的这种耐心,所以才会有《水浒传》这样与《复活》份量相当,但需一个接一个超出了书中人物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快餐似故事才引人入胜,使作品为众人喜闻乐见。因此,我们是否可从这个角度借鉴一下国外的思维方式,来正视一下确实蕴含着丰富思想与内容的“自弹自唱”鸽事文章呢?
记得当年《中华信鸽》的编辑专门给我来过一封长信,教导我要致力于写出“掷地有声”的鸽事文章。找出陈年资料一看,是顾澄海老前辈1990年7月24日于灯下致本人的手书,其中有句话引入本文,对我,对其他鸽友亦当有一定的教益与触动。顾老15年前即在信中说,撰写鸽文“要有特色,包括风土人情、历史事实,(以)给读者长知识。鸽友们平时很少看其他读物,我们要帮助鸽友提高文化素质。这点,很多读友不很理解,总要求多一点实用性的东西。育鸽不育人,将来要出大问题。”
我认为,顾老在改革开放进入到经济转型初期的基本估价,在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完全确立,信鸽养赛模式完全物是人非的今天,仍有极大的针对性与指导性。故在此借用读者评论中的一个“自弹自唱”的说词,凑成本文,一是说明在笔耕园地“自弹自唱”的鸽文中确实蕴藏有思想深遂、内容丰富的华美篇章;二是奉劝同道鸽友闲暇时、必要时能够耐住性子,静下心来阅读和琢磨一些有一定文化含量的鸽事文章。当然,不是阅读偏好,而是另有私下杂念的读者则另当别论。
&n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