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题记
一、 第一万次提到李梅龄
1997年仲春,《中华信鸽》杂志在上海召开撰稿人会议,中鸽协领导到会发言,其中一项给人印象深刻的内容,便是要求暂停对信鸽品系问题的争论,这显然是指不要对国内信鸽“某一品系”的争论,因为詹森、西佛托依及杨阿腾等品系已根本无须争论。听此言先是不以为然,继而忿忿然:国外信鸽可以有系,中国泱泱30万鸽友的竞翔大国,时至今日竟不能言信鸽之品系,心下大有阿Q当年之同感——小尼姑的脸“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静下心来细想,却悟出中鸽协领导出此言实乃用心良苦,切中时弊,属踞高望远之见。否则,若放开国内信鸽谱系的认定,无非两种结果,一是自行确认若干品系(来源姑且不论),打出招牌,国际上谁个能承认?如果无人青睐,那实际上还是没有品系;二是若是此禁一开,神州处处品系丛生,凡鸽便名种,凡棚便名系,多如牛毛,“系”气冲天,如何收拾得了?遍地名系实则无系,转一个圆圈儿又回到出发点。不过,国内攒足了劲要弄顶“名系”帽子戴戴的养鸽人眼下实不在少数,按现有的状态看,还是不争论、不册封、不倡导的好。后暂无来者,前却有“古人”,品来品去,有点国际影响的中华鸽系,不是没有,但数量极少。不嫌唠叨,再提李梅龄创造出结结实实一个“李种”品系,黄钟先生的“黄种”,算半个品系,源于李种,翔历较短。李种鸽雄踞中华鸽坛半个世纪,直接与洋鸽名系“并肩战斗”且屡获佳绩,洋人输得口服心服。李种鸽诞生至今约60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再无类似“李梅龄系”名鸽种群出现,在册会员30余万,驯养信鸽逾百万,竞翔条件从未有如此之好,与国际交流从未这样方便,距世界名系鸽如此接近,简直一伸手便可以捧过来一羽,我们为什么没有自己的信鸽品系,而且还处于“暂不争论”状态?
二、“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一词,见诸鲁迅先生的杂文,原意是讥讽照搬国外,食洋不化。严格来说,李梅龄大师也曾有过“拿来”的行为,一次性斥巨资直接引进欧洲名系鸽10羽。然而李先生的拿来不是坐享其成,而是将引进鸽做为种子,做为创立中华特色新鸽系的原材料,几年后,源于外系鸽,脱胎于外系鸽,又不同于外系鸽的“李鸟”逐渐凸现了出来,李大师此举,实在高明。
如今“拿来”方便异常,以至我们竞翔杂志的封面,充斥了拿来的“巨匠”,譬如“凌空巨匠”、“前锋巨匠”、“傲世巨匠”、“雷霆巨匠”,还有“大内高手”,不一而足。看看足环,非“BELG”即“NL”,要么是“AU”或“JPN”,这纯而又纯的洋鸽,养在中国至死也不算中国的名系鸽。再看鸽友棚中,你以“马克?罗森斯”为主血,他以“狄而巴”为骨干,红羽的非詹森“红狐狸”便是正宗的“西翁”,弄不好还是慕利门的“火凤凰”哩!白色的问也甭问,一水儿的日本村松系。最熊也来一羽台鸽当家,台鸽可是名副其实的中华信鸽了吧?你又错了,咱们的宝岛近年来已是欧洲比、荷、德名系鸽的收容处,中转站,批发部和“大本营”。君不见已经专业到按品系收集,有“詹森大本营”、“正宗杨阿腾(连)大本营”,你方有“四大天王”,我已珍藏了“三剑客”。这样不断收买、转卖,年年如此,渐渐形成了一条流水线,流动到哪一年哪一天便自然形成中国特色的鸽系?实在看不出来也预测不出来。眼下大陆同胞亦步台湾鸽友的后尘,成群体、分种系地引进欧、美、日信鸽,大做广告,笔者预测,不久,几条新的境外名鸽转卖流水线将在大陆“安装”完毕。结论是否可以这样下:这种流水线越多,离开培育出有中国特色的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