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量外血鸽涌入国内市场,确有一批外血鸽在中短距离上飞出好成绩,令养国血鸽的鸽友怦然心动。于是乎,国血鸽,外血鸽孰优孰劣,就一度成了鸽友们争论的话题,在媒体的宣传下,一些鸽友崇尚起外血鸽,于是易弦改辙,养起了外血鸽。然而,经过几年来的实践,鸽友们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审视的时候,发现外血鸽虽有其体质好,爆发力强、短距离快、早熟的优点,相反,我们的国血鸽吃苦耐劳、适应恶劣气候,稳定性、遗传性能上风采依旧,让人信赖。
一、国血鸽遗传性能强,赛绩稳定
不少养过外血鸽的鸽友这样的体会,满怀希望地花重金引进某外血名系后,繁殖出一批幼鸽,精心饲养,体质个个棒,可一参加训放比赛,归巢率极低,有不少在几十公司内就丢光了,实在让人失望(也有成功的例子);相反,我们养了几十年国血鸽,其子代、孙代在500公里、1000公里几乎100%归巢,而且赛绩相当稳定。比如在我们南通地区,哪怕你在鸽市挑两羽1000公里归巢鸽回家配对,其子代在千公里内归巢率都很高,而且两羽鸽价格也很便宜。这与花巨资引进外血,结果子代在几百公里就丢光的例子形成强烈反差。
我们有许多鸽友手中本来有不少好的国血精品,尽管他们本身没有飞出冠军,但在千公里内赛绩稳定,而且遗传性能强,子代发挥较好,然而这些鸽友受某些崇洋媚外误导,放弃自家的国血精品不要,去千方百计地引进外血。由于多种原因(种、配对、地理因素等)造成失败,最后一事无成,越来越失去信心,有的干脆就金盆洗手不养了,实在让人叹息。
在此,我们也作一深层次的分析,外血是不是不好呢?应该说,外血(经正规渠道引进)大多数是纯正的,偶尔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那为什么子代在国内许多地区发挥不好,甚至很糟呢?现代科学业已证明:信鸽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是直接的,按其地理性质,信鸽划分为三类。一、是向山性,适应山区飞行,二、是向洋性,适应海洋飞翔,三、是向陆性,适应内竞翔(也有混合型的,什么都适应),这一科学证明也揭示了许多欧洲名血、台湾名血到大陆(国内)就不适应,其子代自然无法发挥其优越性了。当然还有育种、配对等因素,比如杂交鸽就较难配对,成功率就低,有些本身有着显赫战绩的赛鸽,其子代往往不尽人意,相反经多次提纯的近血鸽配对,成功率就高些。正因为我们国血鸽经过几十年的竞翔,淘汰,适应了国内的赛程和环境,自然在比赛中发挥就稳定些。
二.国血鸽适应恶劣气候,且各种赛程均显风流
有些外血鸽品系在晴好天气参赛,一路领先,成绩很好,而一旦遇上持续的恶劣气候,则姗姗而来迟或杳无音讯有去无回,而国血鸽则显山露水,尽显风流。
普遍认为,外血中短距离上比国血鸽有明显的优势,而国血鸽在超远程中方尽英雄本色,外血鸽望尘莫及,然而,本舍通过多年实践发现,国血鸽其实不仅超远程是强项,而且在中知距离上也不甘示弱,甚至超过外血鸽。打开信鸽刊物,对比中外信鸽近年来中短距离竞翔成绩,可以说国血鸽毫不逊色,就拿本舍说吧,1985年县鸽协第一次举行500公里比赛,本舍一羽雨点黄眼雌,环号是江苏海安-230,仅用5个多小时就飞完,中千12时30分归巢勇夺冠军。这一记录保持了很长时间,这是一羽地道的本地国血鸽。再说1999年春季千公里比赛,本舍司放8羽,第二天中千12时就归巢6羽,第一羽是上午7点45分报地蝗,获亚军。这样的成绩在国外也是领先的,而这样稳定的归巢率在国外却是少见的。可见,国血鸽不是拖拉机,国外巴赛罗那公里(千公里)也并非每次有当日归的(何况几十万羽)。我们国人不必自暴自弃,妄自菲薄,更不值得崇洋媚外。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好东西,国血鸽是我们几十代养鸽人几十年磨练,摸索出来的、适应本国国情的品系,我们要好好珍惜,好好研究、培养,加以发扬光大。
其实,我们现在的国血鸽,早先也是外国的名系,而且赛绩卓越的优秀信鸽,如“李种”、“G绛”只是经过先辈们提纯复壮、多次竞翔,培养成我们自己特色的品系。因此,我们现在鸽友也不必闭关自守,适当引进适合自己一路的外血鸽,经过提纯渗透到我们现在的国血鸽中也不失为一方法,但切忌舍本求末,把自己国血鸽丢弃掉,全盘西化,这是不妥的,也是值得吸取教训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