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鸟类饲养业中,制订群体健康计划及持续实施是越来越被认同为有效、有价值的增产方法。群体健康计划有两个优点:增加生产量;使损失降至最少。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增加产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希望把焦点放在减少问题的真正原因。如果你坐下来仔细想一想,有多少疾病问题不是因为管理上的错误而造成的。只要找出并去除这些问题,当然产量就会增加。
我们要如何减少因疾病而造成的损失呢?积极的,要阻止病原进入饲养场;消极的,则是防止或减少病原在场内传播。
要阻止病原进入饲养场的方法可以简化为三个步骤:检疫,检验及投药。检疫的目的在于将新进鸟所带的病原消除,并帮助它们适应环境。所有的新进鸟必须在检疫区中至少45天。在这段期间中,鸟一旦发病就必须淘汰。检验及投药是一整套的步骤。当制定防疫方案时,你必须决定要防范的重点疾病是什么?这取决于几个因素:疾病的重要性、发生的机率、是否检查的出来、容易处理吗。例如寄生虫感染因为发生机率高、检查方便、治疗容易,所以应该列入你的防疫方案中。至于其他的病,最好和兽医讨论后决定。
防止或减少病原在场内传播的方法包含三个方面:场地设计、工作动线、卫生。一个标准的饲养场应该区分为
1. 食物准备区
2. 孵化及照护区
3. 种鸟区
4. 中鸟区
5. 医疗区
6. 检疫区
这些区域应该各自独立。设计时要注意到工作动线的问题,最好是一个能依照1→6的顺序工作而不能重复进入各区。譬如,食物准备区必须隔离在各区之外,干净、防虫鼠。当食物准备好移到准备区外开始喂食后,就不应该再回到区内。我强烈的建议,特别是孵化及种鸟区,因为这就是你收入的来源。
无庸置疑的,卫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食物和饮水必须先清洁过,未吃完的饲料应该每天更换。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再次强调,清洁时也必须依照工作动线。最好每一区的喂食、清洁、记录都一次完成后再到下一区去。
也许你会认为这样做太麻烦,没有必要。如果你真的这么想,去问一问曾经爆发疾病而受损的人。你会发现"预防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