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公斤。鲜红色的嘴长而直,基部较粗,往先端逐渐变细,鼻孔较小,呈裂缝状。它的腿也较长,胫以下的部分裸出,呈鲜红色,前趾的基部之间具蹼。眼睛内的虹膜为褐色或黑色,周围裸出的皮肤也呈鲜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端的绿色、紫色或青铜色金属光辉,尤以头、颈部的更为明显。
黑鹳没有亚种分化,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几乎遍及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全国各地。越冬时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区,而在黄河流域以北的东北吉林长白山,华北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恒山、芦芽山、中条山、关帝山,北京密云黑龙潭,西北陕西中北部山区,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等,近年来都发现了它的繁殖地。
黑鹳是一种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对繁殖、迁徙和越冬期间的生活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觅食的水域,要求水质清澈见底,水深不超过40厘米,食物比较丰盛,冬季不能结冰。它们觅食的时候往往按照一些较为固定的路线活动,范围可以达到数公里远。常常先在高空盘旋侦察,确定取食地点后,还要降落在水边仔细观望一会儿。一旦发现目标,便在浅滩上走走停停,潜行至猎物附近啄食。也有时在浅水中频频走动,捕前啄后,追赶鱼群,弄得水花四溅。追到食物后便用长嘴对准目标,猛插下去,将其捕到口中吞食。黑鹳的食物以鱼类为主,其次是蛙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偶而有少量蝼蛄、蟋蟀等昆虫和夹带吃入的水草。鱼的种类有鲫鱼、雅罗鱼、团头鲂、虾虎鱼、白条、鳔鳅、泥鳅、条鳅、杜父鱼等。
黑鹳在飞行的时候头颈前伸,双腿后掠,形成一条直线,飞行高度多在300米以上。它们不仅能鼓翼飞行,还可以长时间在空中翱翔,尤其是在有上升气流的地带,双翅平展不动,逐渐盘旋升入高空。降落时,速度逐渐减慢,双腿徐徐向下伸直,落地十分平稳。它们在地面行走时,步履轻盈,跨步很大。黑鹳活动时悄然无声,不善鸣叫,休息时常用单脚或双脚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脖颈收缩成驼背状。由于它们体型较大,有高超的飞行技巧和坚实有力的长嘴为武器,加之多栖居于悬崖峭壁之上,所以较少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
我国发现的黑鹳多在僻静而开阔的森林,河谷沼泽及近水的崇山峻岭间的悬崖峭壁上营巢,也有的营巢在黄土高原地带水蚀深沟的土崖上,西北干旱地区水域附近的砂石陡壁上,以及塔里木盆地周围的胡杨树上,所以有人把在我国黑鹳的营巢环境分为森林、荒原和荒山等三种类型。它们的巢一般直径达1—2米,高70厘米,多建在环境偏僻,避风向阳,便于觅食和防患天敌的地方,上面大多有突出的岩石可以遮雨。有时经过成功繁殖以后未受干扰的旧巢也可以连年使用,但每年都要重新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从而使巢的体积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庞大。
每年春天,刚刚来到繁殖地点的黑鹳经常成双成对地在高空中盘旋、嘻戏,雄鸟和雌鸟紧密相随,相互追逐。雌鸟在盘旋时,往往会放慢滑翔速度,双腿下垂,似乎在等待着雄鸟的靠近。它们也用垂颈,点头,或频频鸣叫的方式来表达相互间的爱慕之情,还不时地夹杂着上下喙的叩击或雄鸟和雌鸟间用喙相互亲吻,磕碰所发出的清脆的,如同敲击竹板的“嗒,嗒”声。在共同筑巢的过程中,雄鸟以衔运巢材为主,雌鸟则多在巢中铺垫修理,整个筑巢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星期。它们用略微粗长的乔、灌木树枝构成巢的主体,中、上层则使用细长的小灌木树枝,最后铺垫以大量的干燥苔藓,或是细软的草根、草茎、羊毛和枯叶等。黑鹳每窝产2—4枚椭圆形、洁白色的卵。孵卵主要是由雌鸟来承担,雄鸟除了几次外出觅食外,其余时间均站在雌鸟的身边守护,遇到气温下降的天气,还常常再向巢中运送一些苔藓,供孵卵的雌鸟加垫巢窝。到了孵卵的中期,雄鸟也有时替换雌鸟孵化,以便雌鸟出外活动、觅食。
在不同地点繁殖的黑鹳的孵卵期不尽相同,少的需要31天,最多的则需要38天。雏鸟是按照产卵的顺序依次出壳的,刚出窝的雏鸟眼睛微微睁开,全身布满了白色的胎绒羽,体重一般在60克左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