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冠鹃隼为中型猛禽。体长46—48厘米,体重200克左右。虹膜为金黄色。嘴为铅黑色,具有2个齿突。脚和趾为黄色或蓝白色,爪为黑色。头顶红褐色而具有黑色的纵条纹。头顶有由2—3枚羽毛构成的黑色冠羽,常常垂直地竖立于头上,尖端为白色,特点非常鲜明。眼先、头侧灰色。上体为褐色,喉部为白色,中央还具有黑色纵纹,其余下体棕褐色,具有宽阔的白色和红褐色横斑。飞羽上具有宽阔的暗灰色和黑色横带。尾羽为灰褐色,具有2—3道宽阔的暗色横斑和宽的暗色亚端斑,飞翔时极为明显。
褐冠鹃隼在国外分布于印度、锡金,、斯里兰卡、菲律宾、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共分化为5个亚种。我国仅分布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广西、海南、云南等地,为留鸟,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区,通常单独活动,主要在白天,尤以早晨和黄昏较为频繁,叫声低沉,常出没于茂密的森林中,在天空中翱翔,飞速缓慢。主要以蜥蜴、蛙、蝙蝠、昆虫和昆虫的幼虫等小型动物为食,但不攻击鸟类。
每年4—6月繁殖,通常营巢于高山森林中的树上。巢由枯枝和树叶等构成,每窝产2—3枚白色的卵。
褐冠鹃隼在我国海南、云南南部的记录都是依据早期的文献,而没有最近的消息,在广西的西南部也极为罕见。
黑冠鹃隼又叫凤头鹃隼,是小型猛禽,体长30—33厘米,体重178—217克。头顶具有长而垂直竖立的蓝黑色冠羽,极为显著。虹膜为紫褐色或血红褐色。嘴和腿均为铅色。头部、颈部、背部尾上的覆羽和尾羽都呈黑褐色,并具有蓝色的金属光泽,与褐冠鹃隼不同。翅膀和肩部具有白斑,喉部和颈部为黑色,上胸具有一个宽阔的星月形白斑,下胸和腹侧具有宽的白色和栗色横斑,腹部的中央、腿上的覆羽和尾下的覆羽均为黑色,尾羽内侧为白色,外侧具有栗色块斑。飞翔时翅阔而圆,黑色的翅下覆羽和尾下覆羽与银灰色的飞羽和尾羽形成鲜明对照;从上面看通体黑色,次级飞羽上有一宽的,极为显著的白色横带。整体看上去除了胸部和背部有少量羽毛为白色外,其他部位大多为黑色,在阳光下还反射出淡绿色的金属光泽,以至于不熟悉它的人会把它当作乌鸦。
黑冠鹃隼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尼泊尔、锡金、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在我国分布于四川、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等地。全世界共有5个亚种,我国有3个亚种,分布于四川的为四川亚种,分布于海南和云南河口的是指名亚种,分布于其他地区的是南方亚种。
黑冠鹃隼在我国四川、云南为留鸟,其他地区为夏候鸟。栖息于平原低山丘陵和高山森林地带,也出现于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地带。常单独活动,有时也有3—5左右的小群活动。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和盘旋,间或作一些鼓翼飞翔,活动极为悠闲,有时也在林内和地上活动和捕食。性警觉而胆小,但有时也显得迟钝而懒散,头上的羽冠经常忽而高高地耸立,忽而又低低地落下,好象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都非常地敏感。活动主要在白天,特别是清晨和黄昏较为活跃。主要以蝗虫、蚱蜢、蝉、蚂蚁等昆虫为食,也特别爱吃蝙蝠,以及鼠类、蜥蜴和蛙等小型脊推动物。由于嘴峰上有2个尖尖的齿突,显得十分锋利。
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森林中的河流岸边或邻近的高大树上,巢主要枯枝构成,里面有草茎、草叶和树皮纤维等。每窝产卵2—3枚。
黑冠鹃隼四川亚种为我国特产亚种, 仅见于四川, 但较为罕见。南方亚种在我国南部各省、区也不常见,其中浙江、福建是近年才发现的新记录。分布于云南河口和海南的更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