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营巢的宽阔湖区,领域面积很大,在受营巢条件限制的河岸地区和高种群密度的地区,领域面积就比较小,有时甚至会出现数个巢集中在一起的现象,每个巢之间的距离仅有几米远。它通常不利用旧巢,只有极少数喜欢利用上一年的旧巢,特别是繁殖成功的巢,但仍然需要进行修理和补充才可使用。巢筑好后旧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9枚,通常为5—6枚,每隔1天产1枚卵。新鲜的卵为乳白色,孵化后逐渐变为污黄白色或蓝绿色。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在巢的附近警戒。如果遇到危险就向湖心游去或迅速起飞,当经过主巢上空时,用力煽动两翅向雌鸟示警。雌鸟立刻将巢盖好,然后沿着通道离开巢。通常在每天中午最暖和的时候,雌鸟也要离开巢去觅食,但时间不长,离巢时用巢边的材料将卵掩盖好或者由雄鸟代孵,雌鸟的恋巢甚强,特别是在孵卵后期,当有人接近巢时,它不仅不离开,而且还会迎上几步,拱着颈部,发出“嚯,嚯”的恐吓声。孵化期为35—36天,如果第一窝繁殖不成功,通常还要产1窝进行补偿,但窝卵数明显减少,通常仅为1一2枚卵。雏鸟为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下去游泳。但雏鸟生长的速度极慢,通常需要120—150天才能够具备飞翔的能力。在雏鸟生长期间,成鸟也开始换羽。亲鸟和雏鸟一起在水中生活,对雏鸟极为爱护,不时地让它们爬到背上玩耍。在育雏早期,它们晚上大多回到巢中过夜,雏鸟长大以后,就不回巢中过夜了,而是栖宿在飘浮于水中的物体上或芦苇堆上。
疣鼻天鹅通常于9月底至10月中旬迁往南方越冬,迁徙时常呈6—20只的小群或家族群迁飞。春季则多在2月中下旬开始往北方繁殖地迁徙,也常常成小群和家族群迁飞。迁徙多沿湖泊、河流等水域进行,沿途不断停息。在有些地方,特别是通过引种而有分布的地方,如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疣鼻天鹅已变成了留鸟,不再迁徙。在英国迁徙的距离也很短,最远一般不超过50公里,而且是沿水域进行的。但在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北方繁殖的疣鼻天鹅,每年春秋季都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作1000公里以上的往返迁徙。
疣鼻天鹅由于姿态优美、又易于驯养,早已被引种到北美、澳洲和南非等不少国家的城镇公园和城郊湖泊,和人类关系密切。由于长期受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大量吞吃人类废弃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和疾病,致使种群数量在一些引种地区曾一度衰亡,尽管多次引种,目前数量仍然有限,在我国和整个亚洲地区,由于狩猎、生境破坏和人为干扰,种群数量也一直在减少。它是野生天鹅中数量最多的种类,全世界总数达50多万只。但在我国它却是数量最少的一种,繁殖于西北地区,越冬在长江流域一带,总数不超过5000只。
天鹅的肉可以入药,《本草纲目》说它“腌炙食之益人气力,利脏腑”,但天鹅肉的味道并不鲜美。虽然我国民间常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形容某些愚蠢的人,但不论是在天鹅的繁殖地、越冬地还是迁徙途中,这样的蠢人还是大有人在。1980年12月冬天,在北京玉渊潭的湖面上,飞来了2对野生的疣鼻天鹅,这是近40年来所罕见的,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京城,人们争相观赏这个冬日奇景。但是,好景不长,几个无知的青年向它们下了黑手,枪声响过,一只悠然自得,遨游水中的疣鼻天鹅应声毙命。它的情侣不断地在它的周围盘旋飞行,哀鸣2天之后,才黯然离去。这一震惊全市,甚至全国的事件,使人们意识到了大力宣传保护珍稀鸟类,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