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人类指导大猩猩、黑猩猩等学习说话的研究取得引人注目的进展,打破了动物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传统观念,使得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对鹦鹉学舌的问题产生了新的想法。美国帕杜大学的女心理学家爱伦·皮普伯格博士就是其中的代表。
爱伦认为过去对于鹦鹉和其他动物的实验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研究者们都喜欢用实物来奖励的手段来鼓励它们进行“学习”,这就使得它们形成单纯从声音上模仿的条件反射,因而不能反映出它们是否能够真正地理解所学习的语言的含义。
为此,爱伦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1978年,她选择了一只年龄为13个月的非洲灰鹦鹉,取名“爱列克斯”,并开始对它进行教学实验。
爱伦设计的这种新教学法叫做“对话一竞争”法。在教学中,由两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当鹦鹉的“教师”,另一个则担任鹦鹉的“竞争者”,然后通过练习对话来进行教学。
下面就是爱伦给鹦鹉爱列克斯所上的一堂课的内容:
爱伦(现在的身份是教师,她向鹦鹉爱列克斯和研究生玛丽出示了五块木片):“玛丽,这是什么?”
玛丽(现在的身份是鹦鹉的竞争者):“五块木片。”
爱伦:“对!你说得很对。这是五块木片。”
爱伦:(把木片展示给鹦鹉)“喂,爱列克斯,现在你来说说看,这是什么?”
爱列克斯(含糊不清地):“喔……喔,木片。”
爱伦:“不是‘喔……喔’!而是问你这里有多少块木片?”
爱列克斯:“喔……喔,木片。”
爱伦:“说清楚点,到底有多少块木片?”
爱列克斯:“喔……喔,木片。”
爱伦:“还是不清楚。”(转向玛丽):“玛丽,你说,这是多少块木片?”
玛丽(学爱列克斯的声音):“喔……喔,木片。”
爱伦:“好好他说,你是能够说清楚的。”
玛丽:“五块木片。”
爱伦:“对了!你说对了。这是五块木片。好了,你拿着。”
……接着,爱伦再向鹦鹉爱列克斯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这样反复对话竞争,使爱列克斯最终能够正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在教鹦鹉学生词时,研究者总是挑选一些令鹦鹉感兴趣的东西,像闪闪发光的钥匙、鹦鹉喜欢啄的木片、软木等,这样可以提高它的学习兴趣。
对爱列克斯的正规教学为每天4个小时,其余的时间让它生活在人们中间,让它自由自在地玩耍、说话和听别人讲话。
由于每一次教学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和通过实物显示来“教”单词,这样就避免了鹦鹉单纯从声音上进行模仿,因而为帮助它“理解”词的含义创造了条件。
研究者避免用食物来奖励鹦鹅,使鹦鹅的“学习”和吃食物之不发生任何直接的联系。有时爱伦也会奖励鹦鹉,当它正确地说出一样东西的名称后,就把这个东西送给它玩耍,以便提高鹦鹉说话的积极性。
有一次,爱列克斯看见了一面镜子,便瞧着镜子中自己的影象发呆,并且“自言自语”地问道:“这是什么颜色?”看到这一情景的研究生玛丽就马上告诉它说:“这是灰色。你是一只灰色的鹦鹉。”并且一直重复了六遍。没想到爱列克斯因此就学会了“灰色的”一词,以后凡是见到灰色的物体,都能用“灰色的”来描述。
爱列克斯学会说“不”的过程也很有趣。起先,每当它不愿意再学下去时,总是嘎嘎地乱叫,或者把给它识别的东西扔在地上。后来可能是因为常常听到人们说“不”这个词,所以它也开始用很含糊的发音说:“不”,并且可以把“不”用到和人们的对话之中,正确地使用“不”这个词了。每当它不愿意再学习下去,或者对提出的问题、出示的物体不感兴趣时,就会响亮地说一声:“不!”然后堂而皇之地飞到一边,弄得爱伦和玛丽哭笑不得。
一年以后,爱列克斯已经能正确地识别和说出纸、木片、钥匙、皮革、木衣夹、玉米、软木、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