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类的人工驯养繁殖,是近几年刚刚起步的新兴事物。雁类的人工养殖处于零散无序状态,养殖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根本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化、规模化雁类养殖业,目前国内全部饲养存栏数量仅万余只。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整套雁类驯养繁殖技术,如引种驯化、如何提高产卵率与孵化率、人工育雏、在北方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疾病防治、光周期对雁类繁殖的影响以及其他方面的饲养管理技术等等。
野禽等野味市场需求量大,雁类养殖已成为继蓝狐、孔雀养殖后,整个野生动物养殖业中的又一重要项目,其发展前景广阔。
1 大雁养殖所具有的优点
大雁的生长速度快:大雁雏从出壳到30日龄可以长到1.25千克,60日龄可长到2.5千克,90日龄可以长到3.5~4.5千克,此时雌雄个体产生分离。从生产速度上看大雁的生产速度至少不低于肉用鸡的生长速度。4~6个月就可以出栏商品雁。
抗病性极强,很少得病:大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具有极强的抗病性。在所有禽类养殖中,大雁是最不易生病的种类。主要的流行病是小鹅瘟,适时使用疫苗,完全可以避免疫情的发生。饲养过程中,发现有厌食、离群的个体,可给适量磺胺类药物即可。对受外伤个体的伤口处理,也比较简单,且极少有感染现象。
耐粗饲:饲料成本低、来源丰富(70%~90%的秸秆粉、干草粉),大雁对食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各类青草、青菜、野菜到芦苇、青绿秸秆,从麦秆、玉米秸、豆秸到各种杂草干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主要饲料。只要无毒无刺就可以。此外仅需加10%~30%的精料及少量添加剂即可。
繁殖速度较快:常规饲养方法,用人工孵化,大雁一般每只雌雁年可产15枚左右的种蛋。去掉无精卵、死胎和弱雁,可育成10只左右的大雁。按雌雄1:1~1:2计算,则可增殖5~7倍。
种雁基数小、市场缺口大:是目前养殖业中最具前景的项目之一。
2 大雁养殖所需的条件
适当面积的场地:任何一种养殖产业都必须有一定的场地。养雁也如此。一般每100只种雁约需80~120平方米的饲养场地。其中包括1/2的活动场地及水池、1/2的遮荫棚(可同时用作产卵场)。北方越冬,可以让大雁在遮荫棚中过夜,白天在运动场活动。
拥有爱岗敬业的饲养人员:大雁养殖虽然比较粗放,但在养殖过程中,产蛋率、蛋破损率、孵化率、育雏成活率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决定于饲养人员的敬业程度。
纯正可靠的物种来源:由于大雁养殖业刚刚兴起,经济效益十分诱人,但种源相对较紧张。少数饲养场将淘汰的大雁做为种雁出售、甚至利用野雁酷似家鹅、引种者缺乏经验等情况,将家鹅冒充鸿雁,将引进的朗德鹅或新疆鹅充当灰雁销售。这样会给引种者带来很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实家鹅和大雁是有很多区别的。
须到林业部门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由于大雁属野生动物,按照有关法规,进行此项养殖时须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许多养殖户认为,办手续繁杂,收费高,甚至认为办不成,其实不然。国家在野生动物养殖方面早就定出原则,加强保护,积极开展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有关部门在办理手续方面,对依法进行养殖的业户是非常支持的,具体办证方法可到地方林业部门咨询。
掌握一种适于自己的孵化方法:养殖大雁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受孵化这一环节的影响。由于各自的经济条件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孵化方式。从炕头孵化、煤油灯简易孵化,到自动孵化器孵化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操作得当,都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 种雁的来源
(1)在野生大雁的繁殖地区,经过当地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许可,在不影响大雁繁殖的前提下,从野外捡蛋。捡蛋一定注意选择好合适的地点和时间,一般在雁产蛋未达窝卵数之前捡蛋。例如:鸿雁的窝卵数是5~8枚;灰雁的窝卵是4~6枚;斑头雁的窝卵数为4~5枚。分别应在产到第3~4枚左右时捡出一或二枚。这样做不影响大雁补产,以及野生种群数量,同时所采集的种蛋尚未开始孵化便于运输和管理,损失率也较低。切不可一次性捡出雁巢中所有的蛋,已经孵化的蛋更不宜捡出。捡蛋时不要破坏巢的形状,以及巢周围的植被和掩蔽物。更不可追打离巢的雌雁。也可选择另一时机,即雏雁叨节前后,将巢中蛋及雏一并取回,置于36~37℃的环境中,待其全部出壳。但这种方法时机不好掌握,同时,对野生种群数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雏雁有印迹行为,即出壳后暂短的一段时间,所见到的移动物体被其视为亲鸟,并随之运动、采食和休憩。如果捕捉随亲鸟活动的雏雁,即使能成功地养成活,这样的个体,也很不驯
[1] [2] 下一页